原本景泰帝面对朝中的纷乱局面就有些烦恼,不知道如何才能尽快平息下来,这段时间以来的争论已经让朝政拖延了下来,甚至一些重要的国事都无法顺利部署下去。
    幸好在这个时候,衍圣公及时发声,让景泰帝长出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会同大同镇、山西镇、宣府镇、辽东镇、云南镇、广西镇、陕西镇、甘肃镇、广东镇、贵州镇等十名总兵官,以及各地参将、游击将军数十人联名上奏,一直奏请朝廷在山东推行新军制,成功之后在全国进行推行!
    面对如此形势,朝中的文官全都傻了眼,各地的文官也是震惊不已。
    这些文官原本以为经过了土木堡之败,朝中的武官实力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但那也是朝中的武官实力而已,在各省的总兵、参将势力依然庞大,只是在朝中的权势被极大的削弱了而已!
    此时这些地方上的总兵官联合到了一起,竟然也是声势浩大,让朝中的文官势力为之一震。
    就连景泰帝都是不由皱起眉头,对这股武官的庞大势力感到有些头痛。
    幸好这些各地的总兵官都是想要推行新军制,而这新军制对于朝廷控制地方、提升明军战力、节约朝廷军费有很大的好处,要不然景泰帝肯定是十分不满的。
    一时间,朝中对于新军制和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的反对之声销声匿迹,就连弹劾的奏折都是不见了踪影,景泰帝一连四天都没见到一封弹劾的奏折,心中不由畅快不已。
    三天之后,朝堂大议。
    景泰帝再次将新军制的议题抛了出来,让景泰帝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朝中大臣大多数都是支持新军制的实施,而且其中很多大臣都是原本文官势力,此番迫于形势站到了刘君韬的一边。
    就连一直默不作声的右都督石亨和监察御史徐有贞都是出言赞成,并且引经据典说了一达通新军制的好处,让景泰帝心中高兴不已。
    另外,朝中那些依旧不赞成新军制的文官也都是一反常态,这一次并没有义愤填膺的跳出来反对,而是出奇一致的保持了沉默。
    面对已经无法挽回的颓势,这些固执的文官只能用自己的沉默来表示愤怒了。
    眼见如此,兵部尚书于谦便站了出来,将兵部拟定的新军制草案呈报上来。
    景泰帝看了一下,便当堂明发下去,让朝中大臣当堂议论一下。
    其实于谦的这份草案并不是兵部“原创”的,而是根据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上报的方案改良而来。
    在这份草案中,朝廷将逐步裁撤各布政使司、府、县的卫所兵马,但在边关以及要冲的地方,会将该地的卫所堡垒进行保留,在该处设立千总、守备统兵把守。
    裁撤下来的卫所兵马将经过筛选、操练,合格者整编进当地的军镇服役,不合格者由兵部下发“归家银”予以遣散,当中各地军镇应将所有兵马登记造册,上报兵部审核为准,并且整编的兵力也要经由兵部调配。
    各地卫所的将官也是如此,由兵部对各地卫所将官进行操练,合格者调往各地军镇为官,不合格者一律遣散!
    同时,将由兵部调集人手对各地卫所的军屯田亩进行清查、核算。
    对于侵占军屯田亩的人等一律由当地军镇兵马奉命捉拿,按照侵占的数目定罪,并且罚没相应的罚款充作军饷。
    而后,所有清查无误的军屯田亩全部由各地军镇管辖,雇佣当地百姓耕种(赤贫、流民、灾民优先),形势效法玉山镇民部实行的联产承包制,田亩所产粮食一部分上缴兵部作为国家收入,一部分上缴军镇作为军粮,剩下的不论多少都归个人!
    各地卫所裁撤之后,该地的总兵官便是最高武官。
    在一些没有设立军镇的地方,兵部也将逐步设立军镇以镇守,基本上是以布政使司或是数府之地为限。
    同时,在新军制中,各军镇的军备打造、钱粮供应也将由兵部同统一调拨,各军镇虽然可以自行建立军械局打造兵备,但其规模必须受到兵部的管控。
    各军镇的总兵官不得从商,不得吃空饷等等。
    当然,对于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来说,最后这几条规定都是没有什么效力的,这些都是用来约束其余总兵的规矩。
    这新军制中的内容,也都是刘君韬经过深思熟虑定下来的,目的就是要为将来联产承包制和营兵制度在全国的推广打下基础。
    虽然这新军制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地方军镇的壮大,但是新军制中对军械兵备和钱粮的约束,也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就算最坏的情况发生了,刘君韬也并不担心,毕竟如今山东镇的十万营兵,以及正在形成的数十万预备役兵马,完全可以击败任何敌人!
    如果真的有哪个总兵官妄自尊大,想要重演地方割据的故事,刘君韬便有把握奉兵部命令率军征讨,战至而胜!
    面对兵部草拟的这份方案,在场的文武大臣都没什么意见,众人都是纷纷赞同。
    此时大势已定,如果有谁再去方案中挑肥拣瘦的话,那就真的是脑子不好用了。
    景泰帝见状也是十分高兴,毕竟长时间以来的争论终于有了结果,新军制的提案通过之后,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文武官吏之间都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冲突了。
    于是,景泰帝当堂下旨:命兵部立即实行,先行在山东镇推行新军制!
    几天之后,山东镇率先推行新军制的消息传开,一时间各方震动。
    特别是大同镇、宣府镇、山西镇、陕西镇等边关军镇,更是欢庆不已。
    毕竟这些军阵直接面对瓦剌、鞑靼等胡虏大军,以往卫所兵马战力孱弱的情况让各地兵将苦不堪言。
    如今,一旦新军制在山东推行顺利,这些军镇也将逐一实行,到时候各军镇不但兵力增加,而且大军的战力也将增长不少!
    而最为高兴的,还是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
    此时,情报部送来的消息比兵部传来的命令还要快上一些,刘君韬看着手中的情报大笑不已,对刘子安说道:“如今新军制一实行,再加上商部在各地推行的商业、实业,以及民部在各地修建的道路、基础设施,本镇有信心在数年之内将山东打造成大明最为强大、繁荣的省份!”
    新军制只是刘君韬计划中的一部分,再加上民部和商部的各项进展,刘君韬已经开始在山东全省部署自己的规划。
    现在,山东各地不但商业繁荣,而且各地的各类工坊也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兴盛起来,再加上中枢部发展司、商部各司、情报部内政司的通力合作,各式各样的新技术、新设备都在发展之中,并且被各地的商贾和百姓应用了起来。
    刘君韬估计,再有几年的时间,便可以让山东本省的经济实现腾飞,逐步开始由农耕经济向资本经济转变!
    在后世明末的时候,其实大明已经开始了资本经济萌芽,在江南各省都相继开始出现“工会”,各地的工坊、新技术、资本等横行于世!
    如果不是后世满清入关,再有几十年大明完全有可能迎来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此时,刘君韬只不过是用海量的白银和各种新技术,将这场需要长时间的变革大大提前了!
    同时一起开始转变的,还有大明各地的军制。

章节目录

天策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东仙轩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仙轩辕并收藏天策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