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重生之苓娘传 作者:煌灼
第61章 父女日常
61
泉州地处大丹东南沿海,多山地、多丘陵,气候闷热多雨,是大丹东南最大的海港,海上丝绸路的起点。大丹海贸繁荣,泉州港每日里都要吞吐成百上千载满货物的船只。从东南各国、西域各国历经万里航行来到大丹的货物,有一半以上是被卸载在泉州,再转运到大丹南北各地的,从大丹出口的货物亦然。
谢大郎和诸清延打出了宣州地界之后一路驾驶马车往东南方向走,过了婺州、括州再往南数百里,先进了建州。
建州位于泉州后方,泉建二洲都是时刺史时茂方的辖地。
……
大郎每隔一旬日总会给华苓发回来一封信,讲述些游学路途上的见闻,但是从四月中收到这封说两人到达建州的信之后,一直到现在五月上旬已过,华苓再没有收到下一封信。
清晨去校场之前,华苓趁着梳妆的时候翻了翻手里的几封信,皱了皱眉。
丞公爹手里掌握的物产和信息传递网很庞大,基本上可以说,能够覆盖大丹的每一个城市,大丹境内的硬化路面也一直在快速延伸,大郎的信件通过爹爹的网络转送回来给她,每次耗时都不超过五天,应该不会有被遗漏的情况。
大郎是很守信用的人,隔了这么长时间没有信件回来,她几乎可以肯定,是因为他遇到了麻烦。爹爹对大郎的情况应该有些了解,但是没有告诉她,还不是因为她太小了,没什么发言权。原本她可以早些发现这一点的,但最近各种占心神的事情也多,于是她直到现在才想起来。
金瓯帮她梳好了头发,打理好骑服,提醒道:“九娘子,快快用了早食到校场去吧,不然又要迟到了。”华苓已经在柳教授的课上迟到了两回,柳教授十分严格,每回都罚站两个时辰的马步,现在是就算华苓不怕,金瓯等人都提着心怕她误了时间。
“嗯。”华苓放下信,决定晚上丞公爹回来之后就去问问大郎的近况。
早食之后华苓到前院校场,姐姐们基本都到了,基本上都在松筋骨,然后亲自喂喂自己的马,骑上跑两圈。
虽然感觉睁开眼睛之后已经做了许多件事,但其实五更刚过,鸡鸣刚起,天色还真的只是蒙蒙亮而已。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习惯了早睡早起,也习惯了每天清晨都要在校场活动,出一身汗的生活节奏。保持锻炼,身体就会很好。
柳教授牵着马立在校场里,表情十分严厉。看到华苓按时来了,她的眼神儿总算缓和了下来,道:“守时乃是美德,九娘。”
“教授,我再不敢迟到了。”华苓讪讪地笑,赶紧去喂了喂白袜子,然后在校场边扎马步。天知道为什么校场就在自己家里,她还会迟到……哦,那天好像是金瓶做的早食是很好吃的摊鸡蛋饼,她就吃多了,然后胃里太撑动作慢……
“嗯,不可偷懒。”柳教授还是说了她一句才走开去。
柳教授严厉,扎完了半个时辰的马步,华苓才有机会和七娘说话,七娘经过了一个来月足不出户的养伤之后,终于被牟氏放出来上骑射课了。
当然,一个多月不练习,七娘的体质又倒退了些,柳教授酌情给她减少了锻炼时间。
“七姐,手上感觉怎么样了,还疼不疼?”华苓关心地问。
七娘摇头:“没事了。再怎么大的伤,养了这么久都好啦。伤口愈合之后现在每天都用生肌膏擦着,伤痕也渐渐消了。”她从仆役手上接过小矮马的缰绳,径直骑了上去。
“那就好。”华苓很高兴,看看七娘利落的动作,弯了弯眼睛:“七姐可真厉害,我还想你再要骑马会不会有点害怕。要是我自己摔了一回,现在肯定还有些心有余悸,说不定就不敢骑上去了。”
七娘露出一个特别傲气的笑容:“我不怕,有什么好怕的。上回是我甩鞭子错了时机,对那匹马儿也不了解,才会惹怒了它把我甩下来。这匹马我很熟悉,也不会胡乱抽打它,怎会有事。”而且,她决不能表现出一点害怕骑马的样子,不然母亲很可能就一辈子都不会再叫她碰马缰一下了。七娘在心里叹息。
两姐妹一起策着马绕校场小跑,清晨的风很清凉。二三四都在射箭,其他几个也在骑着马练习骑术,看见晚到校场的七娘,纷纷关心地问她身子骨如何了,七娘也一一回答,姐妹间的气氛和七娘受伤前差不多,华苓松了口气。
二娘这几个姐姐的性子都很好,说了不会因为太太的态度而疏远七娘,就当真没有。自从被丞公爹教训了一回之后,四娘的态度也改了很多,现在看到华苓不会老是小鼻子小眼睛的了,也会主动问七娘两句好,虽然都是普通客气话,总比以前和睦许多。
骑着马跑了好几圈,七娘这才慢慢问起华苓前几日和卫家定亲的事,道:“这是小九的大喜事呢,回头七姐再补给你一份贺礼。”被母亲拘束在茶园里养伤的时候,她知道华苓每天都会遣人来问她的伤如何了,还时不时搜罗些玩意儿给她,只不过大部分都被母亲扣了下来,没有到她手上。小九定亲那日,她的伤其实已经大好了,原本是可以亲自跟小九说一声贺喜的,也被母亲挡了下来。
看到七娘眼里的愧疚和惆怅,华苓不必问也知道她在想着什么,只是牟氏的做法不是她愿意去提的,于是只道:“多谢七姐。”又兴致勃勃的说:“我们好久没有喂鱼了,午食之后去芍园外面喂鱼好不好?”
“好,不过今日我没有让碧枝制糕点,你那里有没有?”对于这个保留节目,七娘依然是很喜欢的。
“放心吧,要多少有多少呢。”
两姐妹相视一笑。
今日芍园是上午绣课,下午书课。
华苓拈着细针在绣架那只歪扭的水鸭子上穿针引线,关绣娘袖着手看她绣了一阵,见她手上出来的图案实在不太像,笑道:“九娘子此是何物?”
华苓眼睛眨也不眨地回道:“鸳鸯呢,关教授。”刺绣这种精细活儿上她并没有多大天赋,现在算是姐妹们当中进度最慢的了。
五娘跑过来看了一眼,指着华苓的水鸭子直笑:“这也是鸳鸯,小九你还真敢说呢。这脖子是不是抻得太直了些。”
华苓瞟她一眼,淡定地道:“五姐,我这是新花样子的鸳鸯。”
五娘更乐了,招呼六娘来看,两人对着华苓的水鸭子就是一阵评点,引得其他姐妹也都来了,乐个不停。
华苓无奈道:“能不能对我好点儿!”
这句话一出来,娘子们笑得更开心了,都知道华苓脾气好不会生气,所以取笑起她来越发不顾忌。
八娘看一眼华苓的绣图,撇撇嘴,回头跟四娘咬耳朵:“四姐,我去年绣的都比九娘的好看,九娘的进度这般慢,怎也不见她羞呢。”
四娘没有去凑华苓那边的热闹,不冷不热地道:“做自己的事去,别这么多嘴。”
八娘哼了一声,对自己同胞姐姐有点不满:“四姐,你现在脾气比以前怪了,怪道姨娘都说你不好侍候呢。你好几日不曾去看姨娘了。”
姨娘?四娘一想到红姨娘心里就恼,若不是红姨娘给她说了那些话,她至于丢那么大的丑?虽然那日爹爹训她,并没有其他人见着,但是都不必等到第二日,整个丞公府就没有人不知道她被爹爹训了一回的事了,背后多少人在对她指指点点,在笑她装模作样,害她现在都抬不起头来。
四娘没有恼爹爹,她不敢,对华苓已经是恼过了头反而没什么感觉了,现在倒是恼上了自己生母。她冷道:“去看她作甚么,我忙得很。”
八娘气道:“叫你丢丑的又不是我,对着我甩脸子作甚么。”她也不是脾气好的,甩下这么一句就自己玩去了。
于是四八倒是互相看不顺眼了起来。
学绣上确实要讲点天赋的,在华苓现在的年纪,三娘已经能绣一整幅尺许方圆的图样了。所以关绣娘并不责怪华苓的进度慢,只是就着她的程度指点一番,然后温言把娘子们都驱散回去绣自己的东西。
在芍园的一日过去,晚上华苓到前院的时候,谢丞公也是刚刚回来,用过晚食而已,见小女儿一脸严肃地进来,好笑道:“这是怎地了。”
华苓谢过谢贵给她端上来的茶,然后说道:“爹爹,我有事想问。”
“爹爹听着,说吧。”对小女儿时不时的、层出不穷的问题谢丞公已经是习惯了,也很有兴致听。虽然小女儿年纪小,但看事物的眼光却总能有些独到的地方,对他也总能有些启发。
“大哥现在到哪儿了,怎地这么久没有给我送信。他不曾遇到什么麻烦事吧?”华苓先问了这个问题,仔细关注丞公爹的表情。
谢丞公并没有立刻回答,也是先看了看华苓。
两父女的某些习惯是非常相似的,聪明人之间连说话都能省不少力气,谢丞公对华苓的推测微微诧异,却又觉得理所当然,小女儿原本就是这么敏慧的。既然华苓自己有了想法,告诉她更多信息是可以的,谢丞公颔首道:“大郎从建州往泉州途中,行的是山路,降雨频频,遇着了一回地裂。”看看小女儿瞬间发白的表情,谢丞公淡然道:“已平安度过。”
丞公爹说的轻描淡写,华苓却被惊得半晌回不过神,地裂,就是地震,大郎好好的去游学,居然遇着地震了?!她好一会儿才问:“爹爹为何不早告诉我。大哥可有受伤?”
谢丞公淡淡道:“与你说也于事无补。大郎无碍,倒是诸家子略受了些伤,也无大事。如今你大哥在泉州,随时茂方时刺史学习一段时日,想来诸事繁忙,未必有时间写信与你。”
“女儿知道了。”华苓扁了扁嘴,总算也是放下了心来。
爹爹说的她也没办法反驳,是的,哪个大人没事会把不好的消息告诉家里还在读书的孩儿听?就算她表现得再聪明也没办法。不过,大郎没事就好。至于诸清延么,虽然她也觉得那是个少见的风神俊朗的美男子,但是其实跟她没有什么关系,知道没有大碍也就是了。
然后,是到这件事上,华苓才对丞公爹的作风有了更清晰的看法。华苓很清楚,爹爹对大郎是当作唯一的衣钵继承人来培养的,但他却当真狠得下心放大郎去游学,即使孩子在长途跋涉的途中,可能遇到很多意外情况,甚至可能失去性命。
养在家里的,看着面相再威猛也始终是家雀儿,在外面经风吹雨打,还能展翅高飞的才叫雄鹰——爹爹确实有魄力啊,华苓默默在心里赞了一句,然后问起了西市工坊的事。“爹爹,那西市工坊如今如何了?接管了西市工坊的赵王表现如何?”
最近每隔两三天,华苓总要来关注一下晏河和西市工坊的消息,谢丞公也不问为什么,华苓问了能说的都会告诉她。
“赵王乃圣上同胞之弟,与圣上关系极好。圣上令他接手西市工坊,却不是一着好棋。”说起这件事,谢丞公很不赞同地摇了摇头:“赵王性情略严苛,治下极严,那工坊中有不少西域番邦人,赵王动辄打杀之。如今西市工坊的运作近乎停滞,倒是可惜。只那些个工匠都与皇家签有卖身契,不然挖角过来,受益定然不少。”
“确实可惜。但是我们家如今也不差。”
华苓虽然小,但有时候和她说话是很容易忘记她的年龄的,谢丞公说开了这个话题,干脆就把最近家族里在推进的,几个研究坊的建设都和华苓说了说,有专注于农业耕作上的,也有专注于衣料、食物的二道加工上的。
这也是谢丞公自觉半辈子里做得非常好的决策之一,所以跟女儿说起来也兴致勃勃。
皇家和世家之间关系微妙,华苓并不认为世家去争抢那个工坊的工匠是好事,现在那工坊基本上代表了皇家已经得到的利益,若是世家表现出想要粗暴分一杯羹的意图,两边矛盾肯定要激化了。
而且她的立场和爹爹的立场还是有些不同的,爹爹所有的考虑都是首先从家族出发,所以在那所工坊出的新技术带来的庞大收益刺激下,再加上她用各种分析推了一把之下,爹爹已经着手在大丹各处建立研究坊,也收纳一些带着特殊文化和知识来到大丹的番邦人,进行各种新生产技术的研究。
她不清楚晏河来自什么时代,不清楚她懂得什么程度的技术知识,但她知道,任何的知识体系,想要保持一个良性的发展模式,最好还是让它从自己已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基于超前技术的、有目的性的引导也许会变成揠苗助长,容易让它的发育变得虚弱,也许会失去它最珍贵的特殊性。
像后世的中原,也曾经输入了大量的外来技术,结果呢,当然经济是成长得很快了,但中原许多城市的面貌也就千篇一律起来。但是,最容易从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碰撞里产生出来的,其实就是能带来更多进步的创造力。
所以在华苓看来,只要大丹保持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交流,文化吞吐之间,它就不会被整个世界的发展落在后面,这是她最看重的一点。
而只要家族也开始建设新技术的研究坊,华苓就不担心晏河和她那些超前的技术会对世家的发育造成太大威胁了,这么发展下去,两边的技术差距只会越来越小,不会越来越大。因为,前沿的技术想要再进一步很困难,但落后的技术要提升几个层次,也许只需要落后者往前面多看一眼。
皇家肯定不会喜欢这种消息的,华苓愉快地笑了起来。可以给那家子人添添堵,真高兴啊。一时一会就能看得见的堵多半都没有什么威力,像这样布好局,保证世家能一直压制着皇家的发育,才是真正有威力的呢。
想了想,她高高兴兴地问:“爹爹,我听说太子要大婚了呢?”
两父女几乎是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下,谢丞公微笑道:“诚然。今日在朝上,圣上已经颁下了赐婚令旨,赐婚太子与陇州李氏之嫡长女。”
陇州李氏,据说是前唐皇室遗族,也算得上当今大丹中的二等豪门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第61章 父女日常
第61章 父女日常
61
泉州地处大丹东南沿海,多山地、多丘陵,气候闷热多雨,是大丹东南最大的海港,海上丝绸路的起点。大丹海贸繁荣,泉州港每日里都要吞吐成百上千载满货物的船只。从东南各国、西域各国历经万里航行来到大丹的货物,有一半以上是被卸载在泉州,再转运到大丹南北各地的,从大丹出口的货物亦然。
谢大郎和诸清延打出了宣州地界之后一路驾驶马车往东南方向走,过了婺州、括州再往南数百里,先进了建州。
建州位于泉州后方,泉建二洲都是时刺史时茂方的辖地。
……
大郎每隔一旬日总会给华苓发回来一封信,讲述些游学路途上的见闻,但是从四月中收到这封说两人到达建州的信之后,一直到现在五月上旬已过,华苓再没有收到下一封信。
清晨去校场之前,华苓趁着梳妆的时候翻了翻手里的几封信,皱了皱眉。
丞公爹手里掌握的物产和信息传递网很庞大,基本上可以说,能够覆盖大丹的每一个城市,大丹境内的硬化路面也一直在快速延伸,大郎的信件通过爹爹的网络转送回来给她,每次耗时都不超过五天,应该不会有被遗漏的情况。
大郎是很守信用的人,隔了这么长时间没有信件回来,她几乎可以肯定,是因为他遇到了麻烦。爹爹对大郎的情况应该有些了解,但是没有告诉她,还不是因为她太小了,没什么发言权。原本她可以早些发现这一点的,但最近各种占心神的事情也多,于是她直到现在才想起来。
金瓯帮她梳好了头发,打理好骑服,提醒道:“九娘子,快快用了早食到校场去吧,不然又要迟到了。”华苓已经在柳教授的课上迟到了两回,柳教授十分严格,每回都罚站两个时辰的马步,现在是就算华苓不怕,金瓯等人都提着心怕她误了时间。
“嗯。”华苓放下信,决定晚上丞公爹回来之后就去问问大郎的近况。
早食之后华苓到前院校场,姐姐们基本都到了,基本上都在松筋骨,然后亲自喂喂自己的马,骑上跑两圈。
虽然感觉睁开眼睛之后已经做了许多件事,但其实五更刚过,鸡鸣刚起,天色还真的只是蒙蒙亮而已。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习惯了早睡早起,也习惯了每天清晨都要在校场活动,出一身汗的生活节奏。保持锻炼,身体就会很好。
柳教授牵着马立在校场里,表情十分严厉。看到华苓按时来了,她的眼神儿总算缓和了下来,道:“守时乃是美德,九娘。”
“教授,我再不敢迟到了。”华苓讪讪地笑,赶紧去喂了喂白袜子,然后在校场边扎马步。天知道为什么校场就在自己家里,她还会迟到……哦,那天好像是金瓶做的早食是很好吃的摊鸡蛋饼,她就吃多了,然后胃里太撑动作慢……
“嗯,不可偷懒。”柳教授还是说了她一句才走开去。
柳教授严厉,扎完了半个时辰的马步,华苓才有机会和七娘说话,七娘经过了一个来月足不出户的养伤之后,终于被牟氏放出来上骑射课了。
当然,一个多月不练习,七娘的体质又倒退了些,柳教授酌情给她减少了锻炼时间。
“七姐,手上感觉怎么样了,还疼不疼?”华苓关心地问。
七娘摇头:“没事了。再怎么大的伤,养了这么久都好啦。伤口愈合之后现在每天都用生肌膏擦着,伤痕也渐渐消了。”她从仆役手上接过小矮马的缰绳,径直骑了上去。
“那就好。”华苓很高兴,看看七娘利落的动作,弯了弯眼睛:“七姐可真厉害,我还想你再要骑马会不会有点害怕。要是我自己摔了一回,现在肯定还有些心有余悸,说不定就不敢骑上去了。”
七娘露出一个特别傲气的笑容:“我不怕,有什么好怕的。上回是我甩鞭子错了时机,对那匹马儿也不了解,才会惹怒了它把我甩下来。这匹马我很熟悉,也不会胡乱抽打它,怎会有事。”而且,她决不能表现出一点害怕骑马的样子,不然母亲很可能就一辈子都不会再叫她碰马缰一下了。七娘在心里叹息。
两姐妹一起策着马绕校场小跑,清晨的风很清凉。二三四都在射箭,其他几个也在骑着马练习骑术,看见晚到校场的七娘,纷纷关心地问她身子骨如何了,七娘也一一回答,姐妹间的气氛和七娘受伤前差不多,华苓松了口气。
二娘这几个姐姐的性子都很好,说了不会因为太太的态度而疏远七娘,就当真没有。自从被丞公爹教训了一回之后,四娘的态度也改了很多,现在看到华苓不会老是小鼻子小眼睛的了,也会主动问七娘两句好,虽然都是普通客气话,总比以前和睦许多。
骑着马跑了好几圈,七娘这才慢慢问起华苓前几日和卫家定亲的事,道:“这是小九的大喜事呢,回头七姐再补给你一份贺礼。”被母亲拘束在茶园里养伤的时候,她知道华苓每天都会遣人来问她的伤如何了,还时不时搜罗些玩意儿给她,只不过大部分都被母亲扣了下来,没有到她手上。小九定亲那日,她的伤其实已经大好了,原本是可以亲自跟小九说一声贺喜的,也被母亲挡了下来。
看到七娘眼里的愧疚和惆怅,华苓不必问也知道她在想着什么,只是牟氏的做法不是她愿意去提的,于是只道:“多谢七姐。”又兴致勃勃的说:“我们好久没有喂鱼了,午食之后去芍园外面喂鱼好不好?”
“好,不过今日我没有让碧枝制糕点,你那里有没有?”对于这个保留节目,七娘依然是很喜欢的。
“放心吧,要多少有多少呢。”
两姐妹相视一笑。
今日芍园是上午绣课,下午书课。
华苓拈着细针在绣架那只歪扭的水鸭子上穿针引线,关绣娘袖着手看她绣了一阵,见她手上出来的图案实在不太像,笑道:“九娘子此是何物?”
华苓眼睛眨也不眨地回道:“鸳鸯呢,关教授。”刺绣这种精细活儿上她并没有多大天赋,现在算是姐妹们当中进度最慢的了。
五娘跑过来看了一眼,指着华苓的水鸭子直笑:“这也是鸳鸯,小九你还真敢说呢。这脖子是不是抻得太直了些。”
华苓瞟她一眼,淡定地道:“五姐,我这是新花样子的鸳鸯。”
五娘更乐了,招呼六娘来看,两人对着华苓的水鸭子就是一阵评点,引得其他姐妹也都来了,乐个不停。
华苓无奈道:“能不能对我好点儿!”
这句话一出来,娘子们笑得更开心了,都知道华苓脾气好不会生气,所以取笑起她来越发不顾忌。
八娘看一眼华苓的绣图,撇撇嘴,回头跟四娘咬耳朵:“四姐,我去年绣的都比九娘的好看,九娘的进度这般慢,怎也不见她羞呢。”
四娘没有去凑华苓那边的热闹,不冷不热地道:“做自己的事去,别这么多嘴。”
八娘哼了一声,对自己同胞姐姐有点不满:“四姐,你现在脾气比以前怪了,怪道姨娘都说你不好侍候呢。你好几日不曾去看姨娘了。”
姨娘?四娘一想到红姨娘心里就恼,若不是红姨娘给她说了那些话,她至于丢那么大的丑?虽然那日爹爹训她,并没有其他人见着,但是都不必等到第二日,整个丞公府就没有人不知道她被爹爹训了一回的事了,背后多少人在对她指指点点,在笑她装模作样,害她现在都抬不起头来。
四娘没有恼爹爹,她不敢,对华苓已经是恼过了头反而没什么感觉了,现在倒是恼上了自己生母。她冷道:“去看她作甚么,我忙得很。”
八娘气道:“叫你丢丑的又不是我,对着我甩脸子作甚么。”她也不是脾气好的,甩下这么一句就自己玩去了。
于是四八倒是互相看不顺眼了起来。
学绣上确实要讲点天赋的,在华苓现在的年纪,三娘已经能绣一整幅尺许方圆的图样了。所以关绣娘并不责怪华苓的进度慢,只是就着她的程度指点一番,然后温言把娘子们都驱散回去绣自己的东西。
在芍园的一日过去,晚上华苓到前院的时候,谢丞公也是刚刚回来,用过晚食而已,见小女儿一脸严肃地进来,好笑道:“这是怎地了。”
华苓谢过谢贵给她端上来的茶,然后说道:“爹爹,我有事想问。”
“爹爹听着,说吧。”对小女儿时不时的、层出不穷的问题谢丞公已经是习惯了,也很有兴致听。虽然小女儿年纪小,但看事物的眼光却总能有些独到的地方,对他也总能有些启发。
“大哥现在到哪儿了,怎地这么久没有给我送信。他不曾遇到什么麻烦事吧?”华苓先问了这个问题,仔细关注丞公爹的表情。
谢丞公并没有立刻回答,也是先看了看华苓。
两父女的某些习惯是非常相似的,聪明人之间连说话都能省不少力气,谢丞公对华苓的推测微微诧异,却又觉得理所当然,小女儿原本就是这么敏慧的。既然华苓自己有了想法,告诉她更多信息是可以的,谢丞公颔首道:“大郎从建州往泉州途中,行的是山路,降雨频频,遇着了一回地裂。”看看小女儿瞬间发白的表情,谢丞公淡然道:“已平安度过。”
丞公爹说的轻描淡写,华苓却被惊得半晌回不过神,地裂,就是地震,大郎好好的去游学,居然遇着地震了?!她好一会儿才问:“爹爹为何不早告诉我。大哥可有受伤?”
谢丞公淡淡道:“与你说也于事无补。大郎无碍,倒是诸家子略受了些伤,也无大事。如今你大哥在泉州,随时茂方时刺史学习一段时日,想来诸事繁忙,未必有时间写信与你。”
“女儿知道了。”华苓扁了扁嘴,总算也是放下了心来。
爹爹说的她也没办法反驳,是的,哪个大人没事会把不好的消息告诉家里还在读书的孩儿听?就算她表现得再聪明也没办法。不过,大郎没事就好。至于诸清延么,虽然她也觉得那是个少见的风神俊朗的美男子,但是其实跟她没有什么关系,知道没有大碍也就是了。
然后,是到这件事上,华苓才对丞公爹的作风有了更清晰的看法。华苓很清楚,爹爹对大郎是当作唯一的衣钵继承人来培养的,但他却当真狠得下心放大郎去游学,即使孩子在长途跋涉的途中,可能遇到很多意外情况,甚至可能失去性命。
养在家里的,看着面相再威猛也始终是家雀儿,在外面经风吹雨打,还能展翅高飞的才叫雄鹰——爹爹确实有魄力啊,华苓默默在心里赞了一句,然后问起了西市工坊的事。“爹爹,那西市工坊如今如何了?接管了西市工坊的赵王表现如何?”
最近每隔两三天,华苓总要来关注一下晏河和西市工坊的消息,谢丞公也不问为什么,华苓问了能说的都会告诉她。
“赵王乃圣上同胞之弟,与圣上关系极好。圣上令他接手西市工坊,却不是一着好棋。”说起这件事,谢丞公很不赞同地摇了摇头:“赵王性情略严苛,治下极严,那工坊中有不少西域番邦人,赵王动辄打杀之。如今西市工坊的运作近乎停滞,倒是可惜。只那些个工匠都与皇家签有卖身契,不然挖角过来,受益定然不少。”
“确实可惜。但是我们家如今也不差。”
华苓虽然小,但有时候和她说话是很容易忘记她的年龄的,谢丞公说开了这个话题,干脆就把最近家族里在推进的,几个研究坊的建设都和华苓说了说,有专注于农业耕作上的,也有专注于衣料、食物的二道加工上的。
这也是谢丞公自觉半辈子里做得非常好的决策之一,所以跟女儿说起来也兴致勃勃。
皇家和世家之间关系微妙,华苓并不认为世家去争抢那个工坊的工匠是好事,现在那工坊基本上代表了皇家已经得到的利益,若是世家表现出想要粗暴分一杯羹的意图,两边矛盾肯定要激化了。
而且她的立场和爹爹的立场还是有些不同的,爹爹所有的考虑都是首先从家族出发,所以在那所工坊出的新技术带来的庞大收益刺激下,再加上她用各种分析推了一把之下,爹爹已经着手在大丹各处建立研究坊,也收纳一些带着特殊文化和知识来到大丹的番邦人,进行各种新生产技术的研究。
她不清楚晏河来自什么时代,不清楚她懂得什么程度的技术知识,但她知道,任何的知识体系,想要保持一个良性的发展模式,最好还是让它从自己已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基于超前技术的、有目的性的引导也许会变成揠苗助长,容易让它的发育变得虚弱,也许会失去它最珍贵的特殊性。
像后世的中原,也曾经输入了大量的外来技术,结果呢,当然经济是成长得很快了,但中原许多城市的面貌也就千篇一律起来。但是,最容易从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碰撞里产生出来的,其实就是能带来更多进步的创造力。
所以在华苓看来,只要大丹保持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交流,文化吞吐之间,它就不会被整个世界的发展落在后面,这是她最看重的一点。
而只要家族也开始建设新技术的研究坊,华苓就不担心晏河和她那些超前的技术会对世家的发育造成太大威胁了,这么发展下去,两边的技术差距只会越来越小,不会越来越大。因为,前沿的技术想要再进一步很困难,但落后的技术要提升几个层次,也许只需要落后者往前面多看一眼。
皇家肯定不会喜欢这种消息的,华苓愉快地笑了起来。可以给那家子人添添堵,真高兴啊。一时一会就能看得见的堵多半都没有什么威力,像这样布好局,保证世家能一直压制着皇家的发育,才是真正有威力的呢。
想了想,她高高兴兴地问:“爹爹,我听说太子要大婚了呢?”
两父女几乎是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下,谢丞公微笑道:“诚然。今日在朝上,圣上已经颁下了赐婚令旨,赐婚太子与陇州李氏之嫡长女。”
陇州李氏,据说是前唐皇室遗族,也算得上当今大丹中的二等豪门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第61章 父女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