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到了后山上,看看桑树。
桑树倒是真不少,走近了才发现,整座山上几乎都是桑树。跟着的婆子也笑着道:“我们这边养蚕,主要也是因为这山上的桑树,如果不是有这些桑树谁能想起养蚕啊。”
越绣宁道:“这些桑树是谁种的?”
“那就不知道了,几十年了呢。”婆子道。
越绣宁道:“这么多的桑树,你们养的蚕吃不完啊。”
婆子‘噗’的笑了忙道:“肯定是吃不完,我们都专门挑着嫩叶子才摘呢,我们……”
说到这里停住了是因为有人用手肘拐了她一下,那婆子转头看,才发现好些人瞪她,有人轻声说着:“无礼!”
那婆子顿时吓得跪了下去:“民妇该死,民妇轻狂了!”
越绣宁正在前面走着都没注意,听见了这话才转头看,见她跪下了忙叫起来,道:“没什么,”说着对跟在后面的尚宫局的人道:“你们不要呵斥她,好好的跟本宫说说话,本宫喜欢听这些事。”
尚宫局的人忙躬身答应。
庄子上这些婆子们马上就觉着还是皇后娘娘好啊!早听说了当今的皇后娘娘是乡下人出身,看看,果然就比那些跟着来的富家小姐夫人们胆子大,也贴心。
几个婆子不由自主的都跟进了几步。
越绣宁继续询问养蚕种桑的情况,因为这一片的桑树,越绣宁心里就更加的稳妥了些,笑着跟婆子们道:“本宫回去了之后叫宫里收拾出来一个合适的地方,你们这边到时候给宫里一些蚕卵,宫里今后也要养蚕织布,桑叶就先从你们这里摘,可以吗?”
婆子们面面相觑了一下,全都笑了,一直回话的那个婆子笑着道:“虽然民妇们不是这里的主事,不过想想该是可以的……”
越绣宁笑着点头,回头看邓紫虞她们几个跟在后面,因为这几个婆子一直跟自己说话,所以她们走的比较靠后。
越绣宁笑着也没追问邓紫虞行不行,这也没什么不行的。
说说笑笑的在后山上转了一圈,然后回到了庄子里,前面住人的地方就是才进来的时候看到的,比普通农家还要好些,跟一些小户人家差不多了,庄子上做事的人,按照家庭来分,一户住一个庭园。
真是很不错。
转了一上午也饿了,庄子上给做的中午饭,全都是用庄子上自己的东西做的,鸡鸭都是庄子上养的,菜也是自己地里种的,还挺丰盛的,十几道菜两道汤,越绣宁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横竖她自己吃的很满意。
吃了饭继续的在庄子上转悠转悠,看看田地什么的。
“原本是昨天就想过来的,这边早就准备好了的,昨天天气也清朗,不过我娘早上就过去了,说了一天的话,下午才有时间,想了想沐休最后一天了,娘娘您说不定还惦记来这边,就叫人进宫问了问。”邓紫虞这会儿走在越绣宁身边,正笑着跟她说话:“果然还是来了好,我都觉着特别好,学了很多的东西。”
越绣宁笑,问道:“你娘跟你说了一天的话,是知道了吧?”
邓紫虞点了点头,道:“我说了不信的,我母亲一开始也是气的不行了,走路都颤悠,说了一天之后回去,看着就好了很多。”
说到这里笑:“就和我前一天进宫的时候一样。”
越绣宁也笑了。
高妤走在另一边,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前天的时候你不知道婆婆在家多难受,当天晚上就想进宫求见娘囊,要见见那个女人,我们几个再三的劝,娘娘赶了一天的路从皇陵回来,必然是累得很,为自家的事情……根本犯不着。”
越绣宁道:“这就是当母亲的啊,哪个母亲不是为自己的女儿如此的担心。”
几个人沿着路往前走,高妤回头看了看,好笑的道:“她们几个一听说看养蚕的,就兴奋地不行全都跟着要来玩,来了只看一眼甚至一眼没看就吓跑了,只高芸还好,一点不怕的。”
越绣宁也回头看了一眼,笑着道:“高芸是哪个?”
“最小的那个。”高妤笑着道。
看着最小的也就十岁左右的样子,还是个孩子呢,越绣宁笑着道:“相比大一点的,小孩儿可能真的不怕。虽然很多时候都将养蚕跟女工联系在一块儿,养蚕、织布仿佛是女子必需学习的东西,不过本宫倒觉着,养蚕其实是一种生活教育,孩子们小的时候都参与一下养蚕,看着蚕宝宝们的一生对自己挺好的。”
绕着田地转了一大圈,就没有回庄子,直接坐车回城了。到了城里便各自回去了。
越绣宁回到了宫里,还真的是觉着非常的合适,叫谢嬷嬷过来询问,还有多少的闲人。
后宫的人太多了,尽管放出去了一大批,但剩下的人数还是很多的,虽然给这些人找了很多的事情做,种药材开发药园子一类的,但也没多少。
现在好了,又有事情做了,越绣宁叫谢嬷嬷去找了这些闲人中的管事太监,简单询问了一下人数,都是哪些宫殿的以前做什么的,然后将一些平常必须要做的事情分配了一下,只十来个人做就可以了。
余下的人,便可以开始种桑树和养蚕了,清理出来原本宫女们住的地方,按照庄子上看到的规模来收拾,然后等蚕卵来了之后就开始养蚕。
桑叶可以先用庄子上那边的,那边桑树很多,必然是够用了的。宫里桑树也不用种太多,找一个花园种些就可以了。
就这样安顿了一番,太监们便赶紧的下去收拾准备去了。
养蚕织布,这样宫里的闲人应该就很少了,大部分都有事情做。越绣宁的目的,以后后宫的花销能从这些事情上面挣出来一些,就心满意足了。
不要小看了,从汉朝开始,后宫的花销都是非常巨大的,汉唐时期能够达到数百万贯,宋时最奢侈的时候,只胭脂水粉这一项,便高达每年四十万两银子。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天家药娘》,“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言情海
桑树倒是真不少,走近了才发现,整座山上几乎都是桑树。跟着的婆子也笑着道:“我们这边养蚕,主要也是因为这山上的桑树,如果不是有这些桑树谁能想起养蚕啊。”
越绣宁道:“这些桑树是谁种的?”
“那就不知道了,几十年了呢。”婆子道。
越绣宁道:“这么多的桑树,你们养的蚕吃不完啊。”
婆子‘噗’的笑了忙道:“肯定是吃不完,我们都专门挑着嫩叶子才摘呢,我们……”
说到这里停住了是因为有人用手肘拐了她一下,那婆子转头看,才发现好些人瞪她,有人轻声说着:“无礼!”
那婆子顿时吓得跪了下去:“民妇该死,民妇轻狂了!”
越绣宁正在前面走着都没注意,听见了这话才转头看,见她跪下了忙叫起来,道:“没什么,”说着对跟在后面的尚宫局的人道:“你们不要呵斥她,好好的跟本宫说说话,本宫喜欢听这些事。”
尚宫局的人忙躬身答应。
庄子上这些婆子们马上就觉着还是皇后娘娘好啊!早听说了当今的皇后娘娘是乡下人出身,看看,果然就比那些跟着来的富家小姐夫人们胆子大,也贴心。
几个婆子不由自主的都跟进了几步。
越绣宁继续询问养蚕种桑的情况,因为这一片的桑树,越绣宁心里就更加的稳妥了些,笑着跟婆子们道:“本宫回去了之后叫宫里收拾出来一个合适的地方,你们这边到时候给宫里一些蚕卵,宫里今后也要养蚕织布,桑叶就先从你们这里摘,可以吗?”
婆子们面面相觑了一下,全都笑了,一直回话的那个婆子笑着道:“虽然民妇们不是这里的主事,不过想想该是可以的……”
越绣宁笑着点头,回头看邓紫虞她们几个跟在后面,因为这几个婆子一直跟自己说话,所以她们走的比较靠后。
越绣宁笑着也没追问邓紫虞行不行,这也没什么不行的。
说说笑笑的在后山上转了一圈,然后回到了庄子里,前面住人的地方就是才进来的时候看到的,比普通农家还要好些,跟一些小户人家差不多了,庄子上做事的人,按照家庭来分,一户住一个庭园。
真是很不错。
转了一上午也饿了,庄子上给做的中午饭,全都是用庄子上自己的东西做的,鸡鸭都是庄子上养的,菜也是自己地里种的,还挺丰盛的,十几道菜两道汤,越绣宁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横竖她自己吃的很满意。
吃了饭继续的在庄子上转悠转悠,看看田地什么的。
“原本是昨天就想过来的,这边早就准备好了的,昨天天气也清朗,不过我娘早上就过去了,说了一天的话,下午才有时间,想了想沐休最后一天了,娘娘您说不定还惦记来这边,就叫人进宫问了问。”邓紫虞这会儿走在越绣宁身边,正笑着跟她说话:“果然还是来了好,我都觉着特别好,学了很多的东西。”
越绣宁笑,问道:“你娘跟你说了一天的话,是知道了吧?”
邓紫虞点了点头,道:“我说了不信的,我母亲一开始也是气的不行了,走路都颤悠,说了一天之后回去,看着就好了很多。”
说到这里笑:“就和我前一天进宫的时候一样。”
越绣宁也笑了。
高妤走在另一边,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前天的时候你不知道婆婆在家多难受,当天晚上就想进宫求见娘囊,要见见那个女人,我们几个再三的劝,娘娘赶了一天的路从皇陵回来,必然是累得很,为自家的事情……根本犯不着。”
越绣宁道:“这就是当母亲的啊,哪个母亲不是为自己的女儿如此的担心。”
几个人沿着路往前走,高妤回头看了看,好笑的道:“她们几个一听说看养蚕的,就兴奋地不行全都跟着要来玩,来了只看一眼甚至一眼没看就吓跑了,只高芸还好,一点不怕的。”
越绣宁也回头看了一眼,笑着道:“高芸是哪个?”
“最小的那个。”高妤笑着道。
看着最小的也就十岁左右的样子,还是个孩子呢,越绣宁笑着道:“相比大一点的,小孩儿可能真的不怕。虽然很多时候都将养蚕跟女工联系在一块儿,养蚕、织布仿佛是女子必需学习的东西,不过本宫倒觉着,养蚕其实是一种生活教育,孩子们小的时候都参与一下养蚕,看着蚕宝宝们的一生对自己挺好的。”
绕着田地转了一大圈,就没有回庄子,直接坐车回城了。到了城里便各自回去了。
越绣宁回到了宫里,还真的是觉着非常的合适,叫谢嬷嬷过来询问,还有多少的闲人。
后宫的人太多了,尽管放出去了一大批,但剩下的人数还是很多的,虽然给这些人找了很多的事情做,种药材开发药园子一类的,但也没多少。
现在好了,又有事情做了,越绣宁叫谢嬷嬷去找了这些闲人中的管事太监,简单询问了一下人数,都是哪些宫殿的以前做什么的,然后将一些平常必须要做的事情分配了一下,只十来个人做就可以了。
余下的人,便可以开始种桑树和养蚕了,清理出来原本宫女们住的地方,按照庄子上看到的规模来收拾,然后等蚕卵来了之后就开始养蚕。
桑叶可以先用庄子上那边的,那边桑树很多,必然是够用了的。宫里桑树也不用种太多,找一个花园种些就可以了。
就这样安顿了一番,太监们便赶紧的下去收拾准备去了。
养蚕织布,这样宫里的闲人应该就很少了,大部分都有事情做。越绣宁的目的,以后后宫的花销能从这些事情上面挣出来一些,就心满意足了。
不要小看了,从汉朝开始,后宫的花销都是非常巨大的,汉唐时期能够达到数百万贯,宋时最奢侈的时候,只胭脂水粉这一项,便高达每年四十万两银子。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天家药娘》,“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言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