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职场 作者:禾风细雨
姚光启一进院子,就立即将整个院子扫了一遍,这是个十分精巧的院子,东西两个开间,南北只有一进,院中除了窄窄的、曲曲折折的小路,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花草植被,芳草萋萋,绿树茵茵,花红叶绿好不漂亮,一进这院子,姚光启立刻便感觉到无比的惬意舒适,自己一直压抑的心情似乎也舒缓了许多。
小院当中最显眼的,是院子正中有一个小亭,小亭内,一个年轻人正在低头很认真的读书,认真到都没有发现小院中进来人了。姚光启判断,这个年轻人应该就是这里的主人,就是李文忠要送自己见的人。
此人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已经被封为燕王,今年就将前往北平就藩。此时的朱棣,正面临着一个难题,一个困扰了他好多天的难题。这个问题,他却必须要在离京之前找到答案,而且是最有利于自己的答案,既不能让父皇起疑心或不满,又要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写到这里,各位读者老爷们,你们是不是认为,我又要写什么父子相疑,争权夺利的老套路了?这种题材已经被写过无数遍了,写来写去不还是帝王心术和权谋纷争?如果您真这么想,那么我要郑重的说:恭喜您,猜对了!鉴于大明控股集团的实际控股大股东只能有一位,但候选人却可能有多位,当然了,候选人会出现多少,这完全取决于现任控股大股东的性格,虽然老朱家的皇帝性取向都是正常的(至少表面上看是正常的),但其中有些口味比较重,比如喜欢熟女的,像万贵妃,但朱家的皇帝也有不是很好色的,也有从一而终的,还有喜欢动物的,甚至有喜欢干木匠活的,这些都成为影响朱家下一代数量的因素;另外,其他决定候选人数量的因素包括:身体状况(主要指标是肾功能、男性生殖小蝌蚪成活率等)、寿命(也算身体状况的一种,由于有些皇帝实在短命,寿命短就意味着有些嫔妃还来都没有机会中枪,所以单列出这一项)、效率(有些皇帝喜欢玩摇一摇,随便约个宫女随便开一炮就生出了下一任皇帝)、命中率(参考前一项,但有些一次出成果的皇子没机会继位)、还有美女的成色(有些美女虽然得宠,但成效不显著,比如万贵妃或李选侍)、医疗水平(其中重要一项体现在药品上,有些皇帝是喜欢嗑药的,但磕了药,嗨大发了就直接见佛祖去了,例如红丸案,这验证了一句经典广告语,别看广告,看疗效)。总之,鉴于大股东的稀缺性、唯一性和排他性,加上母党、押宝党等外围人员可以预期的巨大收益,所以在争夺集团控股权的斗争中,各位候选人的竞争是极其激烈的,纵观整个大明集团的传承序列,有种子选手众望所归的,有外围赛资格赛选手爆冷逆袭的,甚至还有场外观众意外捡漏的,总之,这个控股大股东的位子实在诱人,引无数英朱尽折腰。
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题外话,咱们回到故事中来,李景隆见朱棣只顾低头读书,根本没注意到自己,便故意大声咳嗽了一下。朱棣这才抬起头,注意到院子里已经进来了人,李景隆是少数可以随时进院子中来的,但李景隆身旁却多了一个光头小和尚,这小和尚年纪不大,但脑袋硕大,一看便让人印象深刻。
李景隆已经从仆人那里得知,此刻朱棣的心情不好,所以便没有跟朱棣开玩笑,而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我来跟你推荐个人,你不是一直想找个陪读的书童吗?这孩子天分高,聪明伶俐,做你的陪读书童最适合不过了。”
朱棣再次看了看姚光启,紧了紧鼻子,又皱了皱眉:“就他吗?怎么就天分高了?出口成章的神童?”
面对对方的质疑,姚光启知道眼前的人身份不一般,所以没有急于张嘴辩解,而是仔细的观察着朱棣的神态表情。
李景隆则反问朱棣:“你今日大不一样,又有烦心事吧。”
朱棣看了一眼李景隆,叹了口气:“跟你说也无妨。五天前父皇召见我,说我即将就藩出京,北平是重镇,派我去就是为了防备北元的余孽,为社稷分忧,因此考虑给我麾下多派一些兵,问我想要多少兵,可以自己提要求。我现在很为难,其他的藩王,只有一卫两卫的兵,这几天,我一直没想好该跟父皇要多少兵。”
李景隆明白了,朱棣胸怀大志,自然想自己手下的兵多多益善。但兵要多了怕皇上起疑心,要少了又觉得亏得慌。这虽然是次难得的机会,但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坏事,所以朱棣才在这里独自一人发愁。想明白了,李景隆说道:“这可是大事,要从长计议,且不可贸然去说。”
朱棣皱着眉说了句:“从长计议?没时间从长计议了,父皇限定出京之前就要说的,过后我怕就没这机会了。”
这句话让李景隆为了难,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脑袋里飞快的琢磨对策。朱棣也皱着眉不说话,院子中再次陷入了沉静。
突然,姚光启张嘴了:“我倒有一个法子,王爷您不妨跟皇上去说。”
朱棣转过头,带着不太相信的眼光看着姚光启,“你有法子?说出来,法子好,本王有重赏。”
姚光启已经从此人与李景隆的对话中,判断出此人就是燕王,见朱棣如此关切,他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然后在自己的光头上来回反复摸了两遍,这才说道:“我不要赏,能给我养父伸冤就行。”
朱棣一皱眉,这个小和尚居然跟自己讲条件,要换做平日里,朱棣当场就会动怒发飙,但既然李景隆说他是个天才,这小子自己又这么有把握,便打定主意,不妨先听听这小子的法子:“好,只要你的主意好,你的冤情,包在我身上。”
姚光启说道:“别的藩王有两卫的护卫,您就要三卫。”说完便笑了。
姚光启一进院子,就立即将整个院子扫了一遍,这是个十分精巧的院子,东西两个开间,南北只有一进,院中除了窄窄的、曲曲折折的小路,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花草植被,芳草萋萋,绿树茵茵,花红叶绿好不漂亮,一进这院子,姚光启立刻便感觉到无比的惬意舒适,自己一直压抑的心情似乎也舒缓了许多。
小院当中最显眼的,是院子正中有一个小亭,小亭内,一个年轻人正在低头很认真的读书,认真到都没有发现小院中进来人了。姚光启判断,这个年轻人应该就是这里的主人,就是李文忠要送自己见的人。
此人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已经被封为燕王,今年就将前往北平就藩。此时的朱棣,正面临着一个难题,一个困扰了他好多天的难题。这个问题,他却必须要在离京之前找到答案,而且是最有利于自己的答案,既不能让父皇起疑心或不满,又要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写到这里,各位读者老爷们,你们是不是认为,我又要写什么父子相疑,争权夺利的老套路了?这种题材已经被写过无数遍了,写来写去不还是帝王心术和权谋纷争?如果您真这么想,那么我要郑重的说:恭喜您,猜对了!鉴于大明控股集团的实际控股大股东只能有一位,但候选人却可能有多位,当然了,候选人会出现多少,这完全取决于现任控股大股东的性格,虽然老朱家的皇帝性取向都是正常的(至少表面上看是正常的),但其中有些口味比较重,比如喜欢熟女的,像万贵妃,但朱家的皇帝也有不是很好色的,也有从一而终的,还有喜欢动物的,甚至有喜欢干木匠活的,这些都成为影响朱家下一代数量的因素;另外,其他决定候选人数量的因素包括:身体状况(主要指标是肾功能、男性生殖小蝌蚪成活率等)、寿命(也算身体状况的一种,由于有些皇帝实在短命,寿命短就意味着有些嫔妃还来都没有机会中枪,所以单列出这一项)、效率(有些皇帝喜欢玩摇一摇,随便约个宫女随便开一炮就生出了下一任皇帝)、命中率(参考前一项,但有些一次出成果的皇子没机会继位)、还有美女的成色(有些美女虽然得宠,但成效不显著,比如万贵妃或李选侍)、医疗水平(其中重要一项体现在药品上,有些皇帝是喜欢嗑药的,但磕了药,嗨大发了就直接见佛祖去了,例如红丸案,这验证了一句经典广告语,别看广告,看疗效)。总之,鉴于大股东的稀缺性、唯一性和排他性,加上母党、押宝党等外围人员可以预期的巨大收益,所以在争夺集团控股权的斗争中,各位候选人的竞争是极其激烈的,纵观整个大明集团的传承序列,有种子选手众望所归的,有外围赛资格赛选手爆冷逆袭的,甚至还有场外观众意外捡漏的,总之,这个控股大股东的位子实在诱人,引无数英朱尽折腰。
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题外话,咱们回到故事中来,李景隆见朱棣只顾低头读书,根本没注意到自己,便故意大声咳嗽了一下。朱棣这才抬起头,注意到院子里已经进来了人,李景隆是少数可以随时进院子中来的,但李景隆身旁却多了一个光头小和尚,这小和尚年纪不大,但脑袋硕大,一看便让人印象深刻。
李景隆已经从仆人那里得知,此刻朱棣的心情不好,所以便没有跟朱棣开玩笑,而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我来跟你推荐个人,你不是一直想找个陪读的书童吗?这孩子天分高,聪明伶俐,做你的陪读书童最适合不过了。”
朱棣再次看了看姚光启,紧了紧鼻子,又皱了皱眉:“就他吗?怎么就天分高了?出口成章的神童?”
面对对方的质疑,姚光启知道眼前的人身份不一般,所以没有急于张嘴辩解,而是仔细的观察着朱棣的神态表情。
李景隆则反问朱棣:“你今日大不一样,又有烦心事吧。”
朱棣看了一眼李景隆,叹了口气:“跟你说也无妨。五天前父皇召见我,说我即将就藩出京,北平是重镇,派我去就是为了防备北元的余孽,为社稷分忧,因此考虑给我麾下多派一些兵,问我想要多少兵,可以自己提要求。我现在很为难,其他的藩王,只有一卫两卫的兵,这几天,我一直没想好该跟父皇要多少兵。”
李景隆明白了,朱棣胸怀大志,自然想自己手下的兵多多益善。但兵要多了怕皇上起疑心,要少了又觉得亏得慌。这虽然是次难得的机会,但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坏事,所以朱棣才在这里独自一人发愁。想明白了,李景隆说道:“这可是大事,要从长计议,且不可贸然去说。”
朱棣皱着眉说了句:“从长计议?没时间从长计议了,父皇限定出京之前就要说的,过后我怕就没这机会了。”
这句话让李景隆为了难,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脑袋里飞快的琢磨对策。朱棣也皱着眉不说话,院子中再次陷入了沉静。
突然,姚光启张嘴了:“我倒有一个法子,王爷您不妨跟皇上去说。”
朱棣转过头,带着不太相信的眼光看着姚光启,“你有法子?说出来,法子好,本王有重赏。”
姚光启已经从此人与李景隆的对话中,判断出此人就是燕王,见朱棣如此关切,他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然后在自己的光头上来回反复摸了两遍,这才说道:“我不要赏,能给我养父伸冤就行。”
朱棣一皱眉,这个小和尚居然跟自己讲条件,要换做平日里,朱棣当场就会动怒发飙,但既然李景隆说他是个天才,这小子自己又这么有把握,便打定主意,不妨先听听这小子的法子:“好,只要你的主意好,你的冤情,包在我身上。”
姚光启说道:“别的藩王有两卫的护卫,您就要三卫。”说完便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