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理工学院 作者:肥皂有点滑
嘴里念叨了一句,“都怪徐家子,搞什么糊名制。”
他似乎忘记了,他是第一个赞成糊名制的。
徐长生的糊名制是十分成熟的那一套,除了实在没有办法让人将试卷誊写一遍再批阅外,其他糊名制度都用上了。
比如,阅卷官是无权拆开考卷的,拆考卷排名次的是另外一群官员,也就是说,连房玄龄也不可能知道他批阅的这份考卷到底属于谁。
但不妨碍他抄一遍拿去给李二看,然后陛下肯定会封这份考卷的考生为状元的,这事他还是有把握的。
房玄龄又看了看这份考卷的诗词,虽然不及上一份,但也十分不错,房玄龄给了一个很高的分数,这样能保证该人百分百能进金殿面圣,也算他的小小的私心吧,因为凭这份实策,正如刚才那阅卷官所言,就算明经和诗词文章一字不写,也该被列为状元。
紧张又气氛诡异的阅卷持续了好几天,这估计是他们阅卷生涯中最古怪最疑惑的一次了。
因为后面的考卷中,虽然明经没有出现满分了,但高分的不少啊,是真的不少,这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这一届的考题已经足够难了,居然还能出这么多高分,也是奇怪了,难道以后还得出更难的考题?这怕是要为难住出题官了。
诗词文章方面也比起以前的科举大有提升,奇怪的是有好多份考卷,明明都是不同的诗,但怎么感觉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诗词还能批量生产不成?这不可能,但他们阅的卷越多,感觉就越明显,古怪得很。
如果徐长生知道他们的疑惑,一定会回答他们,诗词还真能一个模子刻出来,他们学院的诗词基础就是这么教的,学生们一开始天天都在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这样子做出来的诗没什么亮点和感情,但它也没什么错处不是,当然这只是基础,用来启蒙的,真要做出好的诗文,还是得靠天赋和努力,以及灵光乍现妙手偶得之类。
如果说明经和诗文已经足够让阅卷官惊讶了,那么实策就真的震惊了一群人。
不知道多少阅卷官在道,“今年的考生怎么回事,实策居然写得如此出色,一群考生,按理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怎么可能写出这么优异的实策?”
“不知道啊,我批阅的考卷都拿回来重新打分了,刚才看着还不错的给了高分,结果后面还有更好的,这样拉不开距离,不得不重新打分。”
“我也是,不过实策写得差的也很多,但这才是正常的吧?”
“也不知道哪里冒出一群实策这么厉害的考生,都扰乱我们正常阅卷了。”
阅卷激烈的进行着,外面的考生也都紧张的等待着放榜。
考生这几天,也不是没有事情做,基本三三两两的好友在对答案,预估最后的排名。
“听说白鹿书院,国子监和弘文馆,已经好多人都确定可以高中,金殿见君了,还有江南道,淮南道等大唐十道好些才子也基本确认可以高中了,大家一起将答案一对,大致的结果其实还是能猜到的。”
“真是光宗耀祖啊,要是在金殿见君的时候,被陛下提名,赐予一甲及第,那才是风光无二。”
“一举成名天下知不过如此。”
徐长生这几天心里却总是有点烦躁,心道,科举这么重要的事情,陛下肯定会确认了一次又一次吧,只要一核查肯定能将那几个问题儿童给踢出名单吧。
此时,科举高中的名单已经送去给李世民过目了,等他过目后,如果没有问题,就会张榜,向天下人宣布此次高中之人的名字,然后就是金殿见君,由他最终确定下来一甲的三人。
李世民假吧意思的翻了一下递过来的名册,眼睛有点虚,长孙皇后终于回皇宫了啊,原因是学院放假了没人,她一个人呆着不习惯,哎。
刚才还煮了枇杷茶让他过去尝尝。
李世民大致看了一眼名册,每次科举不都一个样,有什么好看的,等金殿上他再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吧。
胡乱翻了翻,倒是有几个名字好像有些熟悉,李世民一笑,也没有在意,估计是他大唐有名的才子吧,说不得有人在他面前提起过,所以才有了点印象,也不足为奇。
居然还有人敢叫李为善,难道不知道他的儿子李治,字为善,小名雉奴吗?看来下面的人估计得让这考生改名字了,这种事情以前就有过。
要是李世民稍微上心一点,也不至于弄得后来差点下不来台,不过,他现在就想着去喝长孙皇后泡的枇杷茶。
将名册递还,说了一句,“张榜吧。”
是日,绝对是整个长安最热闹的一天,因为今天就是放榜的日子,地点贡院门口,那人山人海的热闹劲,简直无与伦比。
来看榜的可不仅仅只有考生,拖家带口,下人侍女帮着看榜的大有人在,因为榜单上的人数可不少,不是那么轻易就找到的。
一甲三人,需要在金殿见君时确认。
二甲和三甲人数不定,每一次科举都不同。
因为大唐一年好过一年,所以今年取仕的人数也明显增加了不少,整面墙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的名字。
榜文一张贴出来,密密麻麻的人群就涌了过去。
李治,李拾遗,狄仁杰三小逗比也在其中。
恋耽美
嘴里念叨了一句,“都怪徐家子,搞什么糊名制。”
他似乎忘记了,他是第一个赞成糊名制的。
徐长生的糊名制是十分成熟的那一套,除了实在没有办法让人将试卷誊写一遍再批阅外,其他糊名制度都用上了。
比如,阅卷官是无权拆开考卷的,拆考卷排名次的是另外一群官员,也就是说,连房玄龄也不可能知道他批阅的这份考卷到底属于谁。
但不妨碍他抄一遍拿去给李二看,然后陛下肯定会封这份考卷的考生为状元的,这事他还是有把握的。
房玄龄又看了看这份考卷的诗词,虽然不及上一份,但也十分不错,房玄龄给了一个很高的分数,这样能保证该人百分百能进金殿面圣,也算他的小小的私心吧,因为凭这份实策,正如刚才那阅卷官所言,就算明经和诗词文章一字不写,也该被列为状元。
紧张又气氛诡异的阅卷持续了好几天,这估计是他们阅卷生涯中最古怪最疑惑的一次了。
因为后面的考卷中,虽然明经没有出现满分了,但高分的不少啊,是真的不少,这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这一届的考题已经足够难了,居然还能出这么多高分,也是奇怪了,难道以后还得出更难的考题?这怕是要为难住出题官了。
诗词文章方面也比起以前的科举大有提升,奇怪的是有好多份考卷,明明都是不同的诗,但怎么感觉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诗词还能批量生产不成?这不可能,但他们阅的卷越多,感觉就越明显,古怪得很。
如果徐长生知道他们的疑惑,一定会回答他们,诗词还真能一个模子刻出来,他们学院的诗词基础就是这么教的,学生们一开始天天都在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这样子做出来的诗没什么亮点和感情,但它也没什么错处不是,当然这只是基础,用来启蒙的,真要做出好的诗文,还是得靠天赋和努力,以及灵光乍现妙手偶得之类。
如果说明经和诗文已经足够让阅卷官惊讶了,那么实策就真的震惊了一群人。
不知道多少阅卷官在道,“今年的考生怎么回事,实策居然写得如此出色,一群考生,按理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怎么可能写出这么优异的实策?”
“不知道啊,我批阅的考卷都拿回来重新打分了,刚才看着还不错的给了高分,结果后面还有更好的,这样拉不开距离,不得不重新打分。”
“我也是,不过实策写得差的也很多,但这才是正常的吧?”
“也不知道哪里冒出一群实策这么厉害的考生,都扰乱我们正常阅卷了。”
阅卷激烈的进行着,外面的考生也都紧张的等待着放榜。
考生这几天,也不是没有事情做,基本三三两两的好友在对答案,预估最后的排名。
“听说白鹿书院,国子监和弘文馆,已经好多人都确定可以高中,金殿见君了,还有江南道,淮南道等大唐十道好些才子也基本确认可以高中了,大家一起将答案一对,大致的结果其实还是能猜到的。”
“真是光宗耀祖啊,要是在金殿见君的时候,被陛下提名,赐予一甲及第,那才是风光无二。”
“一举成名天下知不过如此。”
徐长生这几天心里却总是有点烦躁,心道,科举这么重要的事情,陛下肯定会确认了一次又一次吧,只要一核查肯定能将那几个问题儿童给踢出名单吧。
此时,科举高中的名单已经送去给李世民过目了,等他过目后,如果没有问题,就会张榜,向天下人宣布此次高中之人的名字,然后就是金殿见君,由他最终确定下来一甲的三人。
李世民假吧意思的翻了一下递过来的名册,眼睛有点虚,长孙皇后终于回皇宫了啊,原因是学院放假了没人,她一个人呆着不习惯,哎。
刚才还煮了枇杷茶让他过去尝尝。
李世民大致看了一眼名册,每次科举不都一个样,有什么好看的,等金殿上他再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吧。
胡乱翻了翻,倒是有几个名字好像有些熟悉,李世民一笑,也没有在意,估计是他大唐有名的才子吧,说不得有人在他面前提起过,所以才有了点印象,也不足为奇。
居然还有人敢叫李为善,难道不知道他的儿子李治,字为善,小名雉奴吗?看来下面的人估计得让这考生改名字了,这种事情以前就有过。
要是李世民稍微上心一点,也不至于弄得后来差点下不来台,不过,他现在就想着去喝长孙皇后泡的枇杷茶。
将名册递还,说了一句,“张榜吧。”
是日,绝对是整个长安最热闹的一天,因为今天就是放榜的日子,地点贡院门口,那人山人海的热闹劲,简直无与伦比。
来看榜的可不仅仅只有考生,拖家带口,下人侍女帮着看榜的大有人在,因为榜单上的人数可不少,不是那么轻易就找到的。
一甲三人,需要在金殿见君时确认。
二甲和三甲人数不定,每一次科举都不同。
因为大唐一年好过一年,所以今年取仕的人数也明显增加了不少,整面墙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的名字。
榜文一张贴出来,密密麻麻的人群就涌了过去。
李治,李拾遗,狄仁杰三小逗比也在其中。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