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白元神之躯正自心下胡思乱想,患得患失,忽见紫霄宫大门悠然洞开,鸿钧道祖声音缓缓地传来:“你等既然来了,便进来吧!”
太老君领着众人进入紫霄宫,来到大殿,见鸿钧老祖依旧松松垮垮地坐在蒲团之,众人连忙跪拜行礼,口称:“弟子等拜见老师,祝老师万寿无疆!”
慕白元神之躯等自然是称呼“道祖”,夹杂在众人的声音间,倒也并不显得突兀。
鸿钧道祖这才睁开眼睛看了看众人,道:“不必多礼,都坐吧!”
老君等寻了个蒲团坐下,慕白元神之躯拉着六耳猕猴也径自坐到通天教主身后。
鸿钧道祖扫了慕白元神之躯一眼,把个慕白元神之躯看得一阵心慌,这才缓缓地道:“封神之战,本为三界选拔神灵,原本只是神仙杀劫,即便有些牵连也并不太多。不意你等各自算计争斗之下,竟至于酿成这场天地浩劫,至令生灵涂炭,你等可知罪!”
五位圣人对视一眼,道祖当面,还能有什么说的?况且这场浩劫虽没有如巫妖大战一般把天都捅破了一个窟窿,但也是地陷山崩,生灵百不存一,惨烈之甚,并不下于当年的巫妖大战。
众圣思及此事,均心有悔恨,遂躬身道:“弟子知罪,请老师责罚!”
鸿钧道祖道:“此次大劫,均由你等各为维护自己门下,互不相让,生了嗔痴之念,有了名利之心,致使三界遭此劫运。太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你三人分掌道门之尊,不思护佑众生,乃因小事争执不休,此岂是圣人之为?带封过神后各在天外开辟道场,领悟清静无为之无大道,不得外出,亦不得干预门人之争。”
三人听罢,心有不乐,默然半晌,却也只得应了。
原始天尊终是心有不甘,开口道:“但现今封神榜神位尚有空缺,怎能此封神?”
通天教主闻言变色道:“你既心忧此事,何不叫你门下弟子俱都榜填了缺位。从此天下太平,再无干戈,岂不是你莫大的功德?”
原始天尊闻言发怒,听鸿钧道祖斥道:“你二人到此时竟还在争执!也罢,彼此报复,何日是了?通天,你门下万仙,惯常横行三界,惹事生非,至令人人嫉恨。你约束门下不严,况且此次天地大劫,也算由你而起。从今日起,你便待在我紫霄宫,随我静诵黄庭,参修大道,无令不得外出!”
又对太老君等人道:“你等俱各有罪!若非你等逼迫太甚,欲灭他教义,他岂能如此无所顾忌,全力出手?你等身为圣人,不知为众生解脱苦难,反将杀劫降临。待封神之后,原始自回天外道场,无令亦不得外出。太老君掌人族教化,日后可以掌理此事,除此之外,亦不得外出!”
三人听了鸿钧道祖法旨,不敢违抗,只得躬身领命。
接引、准提对视一眼,皆有些心慌,听准提道:“老师,我西方自有极乐世界,一众虔诚信徒,均有无限佛光普照,乃是一等一的清净之乡。老师明鉴!”
鸿钧道祖扫了接引、准提一眼,缓缓地道:“你二人创立佛法,自立沙门,西方教义已是自成一家,与他三人自然不同。虽不必留驻天外,也须镇守极乐世界,不得随意外出,亦不得出手对付其他门人等辈。你二人可服否?”
接引准提听了,默然半晌,接引拜道:“老师,我西方地处偏远,一向少与东土交流,故而教义有所不同,但终是老师门下,不知我教未来如何?请老师明示!”
鸿钧道祖闻言缓缓地道:“沙门大兴,乃是天数,不可更改!你二人自可放心传教。一量劫之内,并无阻碍。”
接引准提闻言大喜,当下躬身道:“谨遵道祖法旨!”
鸿钧道祖又转头对女娲娘娘道:“大劫之,你能把持自身,不陷争斗之;又能善保妖族下,不使之为恶;在他五人大战之时,又能当先救护万民,不愧圣人之名,当得加勉!”顿时女娲娘娘又得了许多功德!
女娲娘娘连忙谦逊。
鸿钧道祖这才转头看了看慕白元神之躯,闷了半晌才缓缓地道:“你假传我命,胆大妄为,竟敢指使圣人做事,其罪莫大焉!况且封神之战,又是你在其生事,搞出许多事端!姑念你一心维护师门,假传我令亦是为阻止三界浩劫,功莫大焉!功过相抵,总是功大于过!你因此功德而斩出善尸,亦是天道有凭,切不可自满于是。须得勤修功德,静诵黄庭,早日悟透大道玄理才是!你那善尸慈悲老人既能以大慈悲之心,力负紫霄宫牌匾。此亦是天数!那牌匾既已炼化为宝,我便不再收回,你须善善使用才是,勿得以之为恶!”
慕白元神之躯闻言大喜,紫霄宫牌匾啊!天下间还有这更好的护身符么?等改天老子扛着紫霄宫三个大字跑到原始天尊玉虚宫去再放一把火,看他原始还敢唧唧歪歪!
慕白元神之躯想到兴处,顿时喜眉梢,连忙拜倒谢恩道:“弟子多谢道祖慈悲!”
当下那慈悲老人也自谢恩,慕白元神之躯心念一动,那慈悲老人化一道流光注入慕白元神之躯眉心去了。
太老君、原始天尊等人见了,又听鸿钧道祖一番言语,方才知道先前是慕白元神之躯假传道祖法旨,阻止众人争斗。不由心下颇有些愤愤!奈何道祖都说慕白元神之躯功大于过,不予追究了,原始天尊等人也无可奈何。只得看着慕白元神之躯得意洋洋地收了善尸。
鸿钧道祖又到:“大劫之,镇元子、三皇五帝等大小众仙圣,心怀慈悲救民之心,亦各有功德封赏!”
顿了顿,又道,“今你等既均无异议,太老君、原始天尊,你二人可下界命姜子牙主持封神之事。通天教主留在此间,不得外出!接引、准提、女娲等各归道场静修,不得迟缓!”
众人各自去了,只有通天教主留在紫霄宫。回头见慕白元神之躯也端坐不动,通天教主笑道:“今日假传法旨,竟将我也骗过了,你真是胆大妄为!”
慕白元神之躯亦笑道:“弟子失礼之至,老师莫怪!然若不如此,如何能将他四人糊弄住?”
说着,面色转忧道,“只从今之后,老师便独自一人在紫霄宫,我等截教门人即便日日仰望,也不能侍奉老师身边,不能听讲大道,终是漂泊无依也!”
通天教主和声道:“虽是如此,但他四人也不能出手。只要你等同门团结一心,守望相助,自然可以无恙!日后我等师徒也终有再见之日!好了,原始天尊已然前去准备封神之事,为师不能下界,从今之后,截教弟子之以你为首,你也快去看看吧!”
慕白元神之躯闻言,收拾心情,转头一拉六耳猕猴对鸿钧道祖拜道:“弟子有一事相求!还请道祖大发慈悲,救一救六耳猕猴。”
通天教主也在一旁开口道:“此神通夺天地造化,混世四猴生而不凡,若令三界失此珍,着实令人可叹复可惜!”
鸿钧道祖扫了六耳猕猴一眼,缓缓地道:“天生万物,各有生存本领,岂得随意抹杀?此非天地生养万物之情也!”遂取了两粒丹药,用仙草调和了,两指一弹,顿时敷在六耳猕猴双耳之。鸿钧道祖道:“七日之后,药效方显,神通自然再现!”
慕白元神之躯与六耳猕猴喜极而泣,拜谢鸿钧道祖之恩。二人又转头对通天教主拜了三拜,方才辞别下界。
且说慕白元神之躯下界,径回流波山找到云霄,先将青莲宝色旗并诛仙剑拿了,又转到金鳌岛找到水火童子道:“今掌教老爷被道祖留在紫霄宫,不知何时方能回来。你将此二物带紫霄宫交与老师,留在那里随时侍奉。我命慈悲老人送你去!”
水火童子自无不从命,当下随慈悲老人去了。
慕白元神之躯这才对金灵圣母等人道:“紫霄宫一番赏罚,老师竟被禁足。现道祖命阐教主持封神之事,师姐可将教同门召集起来,随时等候封神诏命!”
金灵圣母苦笑道:“我截教屡番大战,现已只剩千余弟子,都在此处了,余者无不陨落逃散。”
慕白元神之躯转头看了看一众劫后余生的门人,心内戚戚,然见众人均士气不振,当下振奋道:“我截教即便只剩千人,也是第一大教派。想那阐教如今不过九名弟子,况封神之后,西方大兴,阐教还不知能留下几人?这样算来,我等其实也不算输的太过!我等同门俱在此处,团结一心,何愁不能东山再起!掌教老师还在紫霄宫等着我等前去迎接呢!”
众人闻言,稍有振作之色。
当下慕白元神之躯与金灵圣母、云霄、琼宵、无当圣母、赵公明、羽翼仙、毗卢仙、金箍仙等商议,欲将截教所有弟子俱都留在金鳌岛,以便相互照应。况且掌教老师不在,一众门人聚在一处修行,也可以相互启发,互相印证。
太老君领着众人进入紫霄宫,来到大殿,见鸿钧老祖依旧松松垮垮地坐在蒲团之,众人连忙跪拜行礼,口称:“弟子等拜见老师,祝老师万寿无疆!”
慕白元神之躯等自然是称呼“道祖”,夹杂在众人的声音间,倒也并不显得突兀。
鸿钧道祖这才睁开眼睛看了看众人,道:“不必多礼,都坐吧!”
老君等寻了个蒲团坐下,慕白元神之躯拉着六耳猕猴也径自坐到通天教主身后。
鸿钧道祖扫了慕白元神之躯一眼,把个慕白元神之躯看得一阵心慌,这才缓缓地道:“封神之战,本为三界选拔神灵,原本只是神仙杀劫,即便有些牵连也并不太多。不意你等各自算计争斗之下,竟至于酿成这场天地浩劫,至令生灵涂炭,你等可知罪!”
五位圣人对视一眼,道祖当面,还能有什么说的?况且这场浩劫虽没有如巫妖大战一般把天都捅破了一个窟窿,但也是地陷山崩,生灵百不存一,惨烈之甚,并不下于当年的巫妖大战。
众圣思及此事,均心有悔恨,遂躬身道:“弟子知罪,请老师责罚!”
鸿钧道祖道:“此次大劫,均由你等各为维护自己门下,互不相让,生了嗔痴之念,有了名利之心,致使三界遭此劫运。太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你三人分掌道门之尊,不思护佑众生,乃因小事争执不休,此岂是圣人之为?带封过神后各在天外开辟道场,领悟清静无为之无大道,不得外出,亦不得干预门人之争。”
三人听罢,心有不乐,默然半晌,却也只得应了。
原始天尊终是心有不甘,开口道:“但现今封神榜神位尚有空缺,怎能此封神?”
通天教主闻言变色道:“你既心忧此事,何不叫你门下弟子俱都榜填了缺位。从此天下太平,再无干戈,岂不是你莫大的功德?”
原始天尊闻言发怒,听鸿钧道祖斥道:“你二人到此时竟还在争执!也罢,彼此报复,何日是了?通天,你门下万仙,惯常横行三界,惹事生非,至令人人嫉恨。你约束门下不严,况且此次天地大劫,也算由你而起。从今日起,你便待在我紫霄宫,随我静诵黄庭,参修大道,无令不得外出!”
又对太老君等人道:“你等俱各有罪!若非你等逼迫太甚,欲灭他教义,他岂能如此无所顾忌,全力出手?你等身为圣人,不知为众生解脱苦难,反将杀劫降临。待封神之后,原始自回天外道场,无令亦不得外出。太老君掌人族教化,日后可以掌理此事,除此之外,亦不得外出!”
三人听了鸿钧道祖法旨,不敢违抗,只得躬身领命。
接引、准提对视一眼,皆有些心慌,听准提道:“老师,我西方自有极乐世界,一众虔诚信徒,均有无限佛光普照,乃是一等一的清净之乡。老师明鉴!”
鸿钧道祖扫了接引、准提一眼,缓缓地道:“你二人创立佛法,自立沙门,西方教义已是自成一家,与他三人自然不同。虽不必留驻天外,也须镇守极乐世界,不得随意外出,亦不得出手对付其他门人等辈。你二人可服否?”
接引准提听了,默然半晌,接引拜道:“老师,我西方地处偏远,一向少与东土交流,故而教义有所不同,但终是老师门下,不知我教未来如何?请老师明示!”
鸿钧道祖闻言缓缓地道:“沙门大兴,乃是天数,不可更改!你二人自可放心传教。一量劫之内,并无阻碍。”
接引准提闻言大喜,当下躬身道:“谨遵道祖法旨!”
鸿钧道祖又转头对女娲娘娘道:“大劫之,你能把持自身,不陷争斗之;又能善保妖族下,不使之为恶;在他五人大战之时,又能当先救护万民,不愧圣人之名,当得加勉!”顿时女娲娘娘又得了许多功德!
女娲娘娘连忙谦逊。
鸿钧道祖这才转头看了看慕白元神之躯,闷了半晌才缓缓地道:“你假传我命,胆大妄为,竟敢指使圣人做事,其罪莫大焉!况且封神之战,又是你在其生事,搞出许多事端!姑念你一心维护师门,假传我令亦是为阻止三界浩劫,功莫大焉!功过相抵,总是功大于过!你因此功德而斩出善尸,亦是天道有凭,切不可自满于是。须得勤修功德,静诵黄庭,早日悟透大道玄理才是!你那善尸慈悲老人既能以大慈悲之心,力负紫霄宫牌匾。此亦是天数!那牌匾既已炼化为宝,我便不再收回,你须善善使用才是,勿得以之为恶!”
慕白元神之躯闻言大喜,紫霄宫牌匾啊!天下间还有这更好的护身符么?等改天老子扛着紫霄宫三个大字跑到原始天尊玉虚宫去再放一把火,看他原始还敢唧唧歪歪!
慕白元神之躯想到兴处,顿时喜眉梢,连忙拜倒谢恩道:“弟子多谢道祖慈悲!”
当下那慈悲老人也自谢恩,慕白元神之躯心念一动,那慈悲老人化一道流光注入慕白元神之躯眉心去了。
太老君、原始天尊等人见了,又听鸿钧道祖一番言语,方才知道先前是慕白元神之躯假传道祖法旨,阻止众人争斗。不由心下颇有些愤愤!奈何道祖都说慕白元神之躯功大于过,不予追究了,原始天尊等人也无可奈何。只得看着慕白元神之躯得意洋洋地收了善尸。
鸿钧道祖又到:“大劫之,镇元子、三皇五帝等大小众仙圣,心怀慈悲救民之心,亦各有功德封赏!”
顿了顿,又道,“今你等既均无异议,太老君、原始天尊,你二人可下界命姜子牙主持封神之事。通天教主留在此间,不得外出!接引、准提、女娲等各归道场静修,不得迟缓!”
众人各自去了,只有通天教主留在紫霄宫。回头见慕白元神之躯也端坐不动,通天教主笑道:“今日假传法旨,竟将我也骗过了,你真是胆大妄为!”
慕白元神之躯亦笑道:“弟子失礼之至,老师莫怪!然若不如此,如何能将他四人糊弄住?”
说着,面色转忧道,“只从今之后,老师便独自一人在紫霄宫,我等截教门人即便日日仰望,也不能侍奉老师身边,不能听讲大道,终是漂泊无依也!”
通天教主和声道:“虽是如此,但他四人也不能出手。只要你等同门团结一心,守望相助,自然可以无恙!日后我等师徒也终有再见之日!好了,原始天尊已然前去准备封神之事,为师不能下界,从今之后,截教弟子之以你为首,你也快去看看吧!”
慕白元神之躯闻言,收拾心情,转头一拉六耳猕猴对鸿钧道祖拜道:“弟子有一事相求!还请道祖大发慈悲,救一救六耳猕猴。”
通天教主也在一旁开口道:“此神通夺天地造化,混世四猴生而不凡,若令三界失此珍,着实令人可叹复可惜!”
鸿钧道祖扫了六耳猕猴一眼,缓缓地道:“天生万物,各有生存本领,岂得随意抹杀?此非天地生养万物之情也!”遂取了两粒丹药,用仙草调和了,两指一弹,顿时敷在六耳猕猴双耳之。鸿钧道祖道:“七日之后,药效方显,神通自然再现!”
慕白元神之躯与六耳猕猴喜极而泣,拜谢鸿钧道祖之恩。二人又转头对通天教主拜了三拜,方才辞别下界。
且说慕白元神之躯下界,径回流波山找到云霄,先将青莲宝色旗并诛仙剑拿了,又转到金鳌岛找到水火童子道:“今掌教老爷被道祖留在紫霄宫,不知何时方能回来。你将此二物带紫霄宫交与老师,留在那里随时侍奉。我命慈悲老人送你去!”
水火童子自无不从命,当下随慈悲老人去了。
慕白元神之躯这才对金灵圣母等人道:“紫霄宫一番赏罚,老师竟被禁足。现道祖命阐教主持封神之事,师姐可将教同门召集起来,随时等候封神诏命!”
金灵圣母苦笑道:“我截教屡番大战,现已只剩千余弟子,都在此处了,余者无不陨落逃散。”
慕白元神之躯转头看了看一众劫后余生的门人,心内戚戚,然见众人均士气不振,当下振奋道:“我截教即便只剩千人,也是第一大教派。想那阐教如今不过九名弟子,况封神之后,西方大兴,阐教还不知能留下几人?这样算来,我等其实也不算输的太过!我等同门俱在此处,团结一心,何愁不能东山再起!掌教老师还在紫霄宫等着我等前去迎接呢!”
众人闻言,稍有振作之色。
当下慕白元神之躯与金灵圣母、云霄、琼宵、无当圣母、赵公明、羽翼仙、毗卢仙、金箍仙等商议,欲将截教所有弟子俱都留在金鳌岛,以便相互照应。况且掌教老师不在,一众门人聚在一处修行,也可以相互启发,互相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