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王庭 作者:程剑心
个绝佳的时机,当仁不让地代表军方激进派将领公开跟元帅阁下打对台、唱反调,主张把握远东叛党首领遇刺、主少国疑、时局混乱的良机,果断出兵东征,速战速决。
“假使军需后勤得到保障,我们有信心在四到八周内夺回赎罪堡。”
上周前往内阁国防委员会接受咨询时,弗朗茨·恩格尔泰然抛出上述速胜论调,而后这一宣言登报公诸于众,立刻引来朝野上下广泛讨论。
西格蒙特声称东征绝不可能速胜,僵持个三年两载都未必见分晓;恩格尔的看法恰恰相反,认为最多两个月就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西格蒙特的悲观论调,只有他本人声嘶力竭的在呐喊,没有得到什么重量级人物的声援;恩格尔的乐观论断不仅广受民众欢迎,还得到帝国空军司令阿尔冯斯·贝克将军和帝国海军司令夏尔·吕西安将军等少壮派高级将领的大力支持。
阿尔冯斯·贝克将军和夏尔·吕西安将军还在非正式场合发表了更为激进露骨的言论,声称帝国空军与帝国海军舰队都已经为战争作好充分的准备,目前距离赢得胜利只差最后两件事:其一是帝国当局发动东征的决心,其二是一份授予弗朗茨·恩格尔上将——而非西格蒙特·汉森伯格元帅——担任东征军总司令的委任状。
第1847章 西陲狼烟【3】
在某些利益集团的蓄意煽动下,亚珊帝国朝野上下的舆论倾向迅速倒向恩格尔一派,西格蒙特却如同顽固的岩石,依旧不肯附和主流论调,坚持反对东征的立场不动摇。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宫廷总管斯泰因迈尔男爵带来查理皇帝的手谕,由此一锤定音。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陛下的手谕表达了这样一种态度:关于东征的讨论可以继续进行,但是讨论的重心并非“是否应该发动东征”,而应该是“如何确保干净利落的打赢这场战争”!
既然查理皇帝已经明确表态支持尽快发起东征,西格蒙特也不能公开与皇帝陛下唱反调,只能后退一步,坚持最后的底线:
“远东人可以在二三月份对依旧气候温暖的暮光谷地发起军事行动,帝国官兵却很难在冰天雪地的浊浪江东岸站稳脚跟,行军打仗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强行违逆自然规律好比自杀,如果东征无可避免,最起码我们不应该在这个冬天就匆匆忙忙地发动攻势。”
远东的严冬到底能不能阻挡——准确的说是从多大程度上阻挡——帝国大军东进的脚步?这又是一个引发各派人马激烈争论的话题。
以弗朗茨·恩格尔为首的少壮派将领普遍缺乏在北方严寒环境下指挥作战的经验,但是这群高材生觉得可以通过其它更为科学的方式弥补经验的短板。比如搜集历史上那些在严寒地带爆发的战例,汇总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控制其他变量来估算寒冷的天气对战争结果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影响。
千万不要怀疑总参谋部那些军校高材生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说到列数据、解方程,人到中年还不懂何为线性代数,何为微积分,不得不聘请数学教师给自己补课的西格蒙特元帅,比起那些《计量战争史》考试轻松拿满分,论文写得无懈可击的天才参谋差了一大截。
看过恩格尔汇总众多寒地战例给出的计量分析,就连西格蒙特元帅也禁不住发生动摇,私下里承认恩格尔在这篇娴熟运用各种计量统计工具、逻辑严谨、用词精确的论文中得出的两个结论,似乎有一定道理。
恩格尔的第一个结论,首先承认严寒气候的确对战争中的防守方——通常也是寒冷地区的原住民——有利,对进攻一方则构成一定程度的困扰。在攻守双方兵力相当、军需供应得到完全保障的前提下,倘若防守一方最终击退了入侵者,严寒气候究竟为他们取得胜利做出多大贡献?
根据恩格尔的统计,气候因素对防守一方的胜利做出了10%到15%的贡献。这个数值不能说微不足道,但是气候因素远不像人们印象中的那样,对一场战争的胜负具有决定性影响。那么,为何人们会过分看重气候因素对战争双方的作用?
恩格尔认为这是一种心理偏见。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比如冰天雪地,比如漫漫黄沙,都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使人们——尤其是不曾在上述环境下长期定居的人们——出于生理原因、发乎本能的感到恐惧,而恐惧感又进一步促使人们夸大了冰雪的寒冷和沙漠的炎热,反倒是原住民觉得当地的环境并不像外地人想象中那么恶劣,否则他们又怎能在当地长期定居?
“人们总会牢记那些被严寒击退的远征军,却连一个反例都举不出来,这是否说明向寒冷地带发起的攻势全部以失败告终?然而对历史上大量同类战例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违背大众常识的结论——平均每一百次进攻寒地的军事行动,约有四十四次以进攻方大获全胜收场。”
“为什么多数人只记得那五十六次失败,并且热衷于以更为夸张的方式传播这些失败的战例,却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性遗忘了那四十四次获得胜利的战例?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心理层面共同的偏见在作祟。”
恩格尔在这篇论证气候因素对战争胜负影响的文章末尾,还不忘嘲讽一下西格蒙特:
“普通人不了解真实的战争,对战争中的气候因素怀有偏见也属正常,然而那些对数以万计官兵的生命负有责任的高级将领,倘若也被偏见
恋耽美
个绝佳的时机,当仁不让地代表军方激进派将领公开跟元帅阁下打对台、唱反调,主张把握远东叛党首领遇刺、主少国疑、时局混乱的良机,果断出兵东征,速战速决。
“假使军需后勤得到保障,我们有信心在四到八周内夺回赎罪堡。”
上周前往内阁国防委员会接受咨询时,弗朗茨·恩格尔泰然抛出上述速胜论调,而后这一宣言登报公诸于众,立刻引来朝野上下广泛讨论。
西格蒙特声称东征绝不可能速胜,僵持个三年两载都未必见分晓;恩格尔的看法恰恰相反,认为最多两个月就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西格蒙特的悲观论调,只有他本人声嘶力竭的在呐喊,没有得到什么重量级人物的声援;恩格尔的乐观论断不仅广受民众欢迎,还得到帝国空军司令阿尔冯斯·贝克将军和帝国海军司令夏尔·吕西安将军等少壮派高级将领的大力支持。
阿尔冯斯·贝克将军和夏尔·吕西安将军还在非正式场合发表了更为激进露骨的言论,声称帝国空军与帝国海军舰队都已经为战争作好充分的准备,目前距离赢得胜利只差最后两件事:其一是帝国当局发动东征的决心,其二是一份授予弗朗茨·恩格尔上将——而非西格蒙特·汉森伯格元帅——担任东征军总司令的委任状。
第1847章 西陲狼烟【3】
在某些利益集团的蓄意煽动下,亚珊帝国朝野上下的舆论倾向迅速倒向恩格尔一派,西格蒙特却如同顽固的岩石,依旧不肯附和主流论调,坚持反对东征的立场不动摇。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宫廷总管斯泰因迈尔男爵带来查理皇帝的手谕,由此一锤定音。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陛下的手谕表达了这样一种态度:关于东征的讨论可以继续进行,但是讨论的重心并非“是否应该发动东征”,而应该是“如何确保干净利落的打赢这场战争”!
既然查理皇帝已经明确表态支持尽快发起东征,西格蒙特也不能公开与皇帝陛下唱反调,只能后退一步,坚持最后的底线:
“远东人可以在二三月份对依旧气候温暖的暮光谷地发起军事行动,帝国官兵却很难在冰天雪地的浊浪江东岸站稳脚跟,行军打仗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强行违逆自然规律好比自杀,如果东征无可避免,最起码我们不应该在这个冬天就匆匆忙忙地发动攻势。”
远东的严冬到底能不能阻挡——准确的说是从多大程度上阻挡——帝国大军东进的脚步?这又是一个引发各派人马激烈争论的话题。
以弗朗茨·恩格尔为首的少壮派将领普遍缺乏在北方严寒环境下指挥作战的经验,但是这群高材生觉得可以通过其它更为科学的方式弥补经验的短板。比如搜集历史上那些在严寒地带爆发的战例,汇总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控制其他变量来估算寒冷的天气对战争结果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影响。
千万不要怀疑总参谋部那些军校高材生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说到列数据、解方程,人到中年还不懂何为线性代数,何为微积分,不得不聘请数学教师给自己补课的西格蒙特元帅,比起那些《计量战争史》考试轻松拿满分,论文写得无懈可击的天才参谋差了一大截。
看过恩格尔汇总众多寒地战例给出的计量分析,就连西格蒙特元帅也禁不住发生动摇,私下里承认恩格尔在这篇娴熟运用各种计量统计工具、逻辑严谨、用词精确的论文中得出的两个结论,似乎有一定道理。
恩格尔的第一个结论,首先承认严寒气候的确对战争中的防守方——通常也是寒冷地区的原住民——有利,对进攻一方则构成一定程度的困扰。在攻守双方兵力相当、军需供应得到完全保障的前提下,倘若防守一方最终击退了入侵者,严寒气候究竟为他们取得胜利做出多大贡献?
根据恩格尔的统计,气候因素对防守一方的胜利做出了10%到15%的贡献。这个数值不能说微不足道,但是气候因素远不像人们印象中的那样,对一场战争的胜负具有决定性影响。那么,为何人们会过分看重气候因素对战争双方的作用?
恩格尔认为这是一种心理偏见。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比如冰天雪地,比如漫漫黄沙,都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使人们——尤其是不曾在上述环境下长期定居的人们——出于生理原因、发乎本能的感到恐惧,而恐惧感又进一步促使人们夸大了冰雪的寒冷和沙漠的炎热,反倒是原住民觉得当地的环境并不像外地人想象中那么恶劣,否则他们又怎能在当地长期定居?
“人们总会牢记那些被严寒击退的远征军,却连一个反例都举不出来,这是否说明向寒冷地带发起的攻势全部以失败告终?然而对历史上大量同类战例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违背大众常识的结论——平均每一百次进攻寒地的军事行动,约有四十四次以进攻方大获全胜收场。”
“为什么多数人只记得那五十六次失败,并且热衷于以更为夸张的方式传播这些失败的战例,却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性遗忘了那四十四次获得胜利的战例?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心理层面共同的偏见在作祟。”
恩格尔在这篇论证气候因素对战争胜负影响的文章末尾,还不忘嘲讽一下西格蒙特:
“普通人不了解真实的战争,对战争中的气候因素怀有偏见也属正常,然而那些对数以万计官兵的生命负有责任的高级将领,倘若也被偏见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