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王庭 作者:程剑心
的存货,马利克和彼得此行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新晋镇长、远东著名诗人、实业家、出版人兼经营酒馆的同行罗格先生,以及他的助手——绰号“飞毛腿”的报社记者帕克。
帕克居中牵线搭桥,建议马利克和彼得跟他的老板见上一面,谈谈利用报纸刊登广告推销他们那些物美价廉的糖、酒、酱、醋。
这次会晤双方都很满意,谷地村花了20个金塔勒在罗格先生创办的《巴尔勒周刊》上登出广告,推销谷地村公社出品的糖酒酱醋。
《巴尔勒周刊》是一份典型的地区性杂质,依托北方铁路的便利交通建立发行渠道,从大兔子窝镇到胡杨村、无风乡再到谷地村这条铁路沿线上的重点村镇,以及铁路两侧散落的小镇和乡村,都在《巴尔勒周刊》的发行网络之内,内容主打乡土风情,撰文介绍乡村客栈和土特产,以游记的体裁打一打软广告,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这份很接地气的周刊大受欢迎,每期发行量已经突破两千份,在当地的影响力仅次于《祖国日报》和《远东晚报》。
彼得在详细询问过《巴尔勒周刊》的发行情况过后,为罗格先生出了一个主意,建议他向镇上的铁路管理部门无偿提供刊物,确保每节客车至少有10份最新出版的《巴尔勒周刊》。旅行者大多会购买一些途经乡镇的土特产,针对这个群体打广告效果更好。
罗格当即接受了彼得的建议,还夸赞小伙子很有商业头脑,若非已经献身于教会,做生意一定很有前途。
时间证明彼得的建议卓有成效,《巴尔勒周刊》刊登的广告使谷地村公社的酿造坊彻底摆脱了产品积压的窘境,库存的糖酒酱醋不到年底就销售一空,计算下来利润颇丰。
马利克见钱眼开,在管委会上提议扩大经营,在巴尔勒地区打响“谷地村酿造坊”的招牌。这一提案获得通过,不过尼古拉还是谨慎的强调,要在确保公社存粮充足的前提下增加产能,绝不能为了赚钱而丧心病狂,干出把公社口粮拿来酿酒之类的蠢事。事实上,这个警告来得很及时——马利克先生沉迷于追逐利润,头脑已经过热,很有必要由尼古拉这样的“保守派”适时泼上一桶凉水,帮他冷静一下。
第1454章 超常调查【1】
十一月初,远东北方降下今年的第一场雪。
《巴尔勒周刊》的特派记者“飞毛腿”帕克不顾风雪拂面,乘坐早班列车来到谷地村公社,展开为期三天的下乡采访。谷地村公社的四位领导——公社主任马利克、驻村牧师彼得、治安官尼古拉和驻村德鲁伊巴芙拉——当然是彼得本次采访的主角,近来生意兴隆的“酿造坊”也在文章中得到浓墨重彩的描述。
帕克结束采访回到大兔子窝镇,第二天就拿出一篇题为《乡村新貌》的通讯稿,先是刊登在周末出版的《巴尔勒周刊》上,其后又在寇拉斯堡《祖国日报》总社举办的“乡间采风”征文比赛中夺得银奖。“飞毛腿”帕克由此获得高达500金塔勒的奖金。这笔奖金使他得以在大兔子窝镇购置一栋带有地下室和阁楼的宅邸,并且摇身一变成为全国知名的青年记者。
“乡村采风”征文大赛的获奖作品相继在《祖国日报》的社会版刊登出来,其后又被其它各家地区性报刊转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著名学者李斯特·凯恩斯也读过帕克的获奖报道,并且特地撰文加以引申,发起“发展乡镇企业”、“活跃乡镇经济”的倡议。
李斯特·凯恩斯的文章已经被学术界公认为远东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一石激起千重浪,探讨“乡镇企业”这一时髦话题的学术文章层出不穷,撰文者既有李斯特·凯恩斯那样的独立学者,也有文人出身的政府官员和顾问。远东发行量最大的学术杂志《争鸣》做了一个“乡镇企业”的专题,选择那些卓有见地的文章刊登出来。另一份对工商业界影响力更大的杂志《交易》也发起了相似的专题征稿,前者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学术讨论层面,思想深度有余却与平民百姓关系不大,后者的读者群却更具行动力。《交易》转载李斯特·凯恩斯那篇文章的第二天,就有好几位从事食品加工与销售的企业主匆匆登上北上的列车,前往谷地村公社实地考察乡村酿造坊。
短短一个月后,贴有“谷地村出品”标签的玉米糖浆和烧酒就摆到了寇拉斯堡各大副食品商店的货架上。罗兰特地买了一瓶谷地村出品的烧酒品尝,口感相当不错。
往年入冬后的乡村都很冷清,农歇的乡下人除了在小酒馆里喝酒吹牛打牌赌博无事可做。今年有了变化,《祖国日报》头版转载李斯特·凯恩斯先生那篇关于推进“乡镇企业”发展的文章,并且附加社论予以肯定。稍有政治敏感性的人都知道,《祖国日报》的社论就代表了寇拉斯政府的官方立场,各地本来就自发成长的农产品精加工作坊得到官方肯定,如同打了激素,加倍活跃起来,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乡村作坊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罗兰很清楚大部分乡村企业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然而这是乡镇小农经济转型必然付出的代价,那些经受住考验存活下来的企业,将为远东国民经济注入新的血液,输送持久而强劲的增长动力!
罗兰对“乡镇企业”的推动只是顺势而为,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当前他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人口普查办公室”,为即将展开的全国人口普
恋耽美
的存货,马利克和彼得此行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新晋镇长、远东著名诗人、实业家、出版人兼经营酒馆的同行罗格先生,以及他的助手——绰号“飞毛腿”的报社记者帕克。
帕克居中牵线搭桥,建议马利克和彼得跟他的老板见上一面,谈谈利用报纸刊登广告推销他们那些物美价廉的糖、酒、酱、醋。
这次会晤双方都很满意,谷地村花了20个金塔勒在罗格先生创办的《巴尔勒周刊》上登出广告,推销谷地村公社出品的糖酒酱醋。
《巴尔勒周刊》是一份典型的地区性杂质,依托北方铁路的便利交通建立发行渠道,从大兔子窝镇到胡杨村、无风乡再到谷地村这条铁路沿线上的重点村镇,以及铁路两侧散落的小镇和乡村,都在《巴尔勒周刊》的发行网络之内,内容主打乡土风情,撰文介绍乡村客栈和土特产,以游记的体裁打一打软广告,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这份很接地气的周刊大受欢迎,每期发行量已经突破两千份,在当地的影响力仅次于《祖国日报》和《远东晚报》。
彼得在详细询问过《巴尔勒周刊》的发行情况过后,为罗格先生出了一个主意,建议他向镇上的铁路管理部门无偿提供刊物,确保每节客车至少有10份最新出版的《巴尔勒周刊》。旅行者大多会购买一些途经乡镇的土特产,针对这个群体打广告效果更好。
罗格当即接受了彼得的建议,还夸赞小伙子很有商业头脑,若非已经献身于教会,做生意一定很有前途。
时间证明彼得的建议卓有成效,《巴尔勒周刊》刊登的广告使谷地村公社的酿造坊彻底摆脱了产品积压的窘境,库存的糖酒酱醋不到年底就销售一空,计算下来利润颇丰。
马利克见钱眼开,在管委会上提议扩大经营,在巴尔勒地区打响“谷地村酿造坊”的招牌。这一提案获得通过,不过尼古拉还是谨慎的强调,要在确保公社存粮充足的前提下增加产能,绝不能为了赚钱而丧心病狂,干出把公社口粮拿来酿酒之类的蠢事。事实上,这个警告来得很及时——马利克先生沉迷于追逐利润,头脑已经过热,很有必要由尼古拉这样的“保守派”适时泼上一桶凉水,帮他冷静一下。
第1454章 超常调查【1】
十一月初,远东北方降下今年的第一场雪。
《巴尔勒周刊》的特派记者“飞毛腿”帕克不顾风雪拂面,乘坐早班列车来到谷地村公社,展开为期三天的下乡采访。谷地村公社的四位领导——公社主任马利克、驻村牧师彼得、治安官尼古拉和驻村德鲁伊巴芙拉——当然是彼得本次采访的主角,近来生意兴隆的“酿造坊”也在文章中得到浓墨重彩的描述。
帕克结束采访回到大兔子窝镇,第二天就拿出一篇题为《乡村新貌》的通讯稿,先是刊登在周末出版的《巴尔勒周刊》上,其后又在寇拉斯堡《祖国日报》总社举办的“乡间采风”征文比赛中夺得银奖。“飞毛腿”帕克由此获得高达500金塔勒的奖金。这笔奖金使他得以在大兔子窝镇购置一栋带有地下室和阁楼的宅邸,并且摇身一变成为全国知名的青年记者。
“乡村采风”征文大赛的获奖作品相继在《祖国日报》的社会版刊登出来,其后又被其它各家地区性报刊转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著名学者李斯特·凯恩斯也读过帕克的获奖报道,并且特地撰文加以引申,发起“发展乡镇企业”、“活跃乡镇经济”的倡议。
李斯特·凯恩斯的文章已经被学术界公认为远东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一石激起千重浪,探讨“乡镇企业”这一时髦话题的学术文章层出不穷,撰文者既有李斯特·凯恩斯那样的独立学者,也有文人出身的政府官员和顾问。远东发行量最大的学术杂志《争鸣》做了一个“乡镇企业”的专题,选择那些卓有见地的文章刊登出来。另一份对工商业界影响力更大的杂志《交易》也发起了相似的专题征稿,前者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学术讨论层面,思想深度有余却与平民百姓关系不大,后者的读者群却更具行动力。《交易》转载李斯特·凯恩斯那篇文章的第二天,就有好几位从事食品加工与销售的企业主匆匆登上北上的列车,前往谷地村公社实地考察乡村酿造坊。
短短一个月后,贴有“谷地村出品”标签的玉米糖浆和烧酒就摆到了寇拉斯堡各大副食品商店的货架上。罗兰特地买了一瓶谷地村出品的烧酒品尝,口感相当不错。
往年入冬后的乡村都很冷清,农歇的乡下人除了在小酒馆里喝酒吹牛打牌赌博无事可做。今年有了变化,《祖国日报》头版转载李斯特·凯恩斯先生那篇关于推进“乡镇企业”发展的文章,并且附加社论予以肯定。稍有政治敏感性的人都知道,《祖国日报》的社论就代表了寇拉斯政府的官方立场,各地本来就自发成长的农产品精加工作坊得到官方肯定,如同打了激素,加倍活跃起来,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乡村作坊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罗兰很清楚大部分乡村企业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然而这是乡镇小农经济转型必然付出的代价,那些经受住考验存活下来的企业,将为远东国民经济注入新的血液,输送持久而强劲的增长动力!
罗兰对“乡镇企业”的推动只是顺势而为,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当前他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人口普查办公室”,为即将展开的全国人口普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