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王庭 作者:程剑心
也最强烈。
远东的城市中产阶级多为工商业的高级雇员或者中小企业老板,他们经常与金融机构打交道,也能敏锐的预感到银行业游戏规则的变动将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意造成影响,至于对这种影响抱以什么态度,主要取决于是否存在相关利益。
接下来一连三天,罗兰通过约翰·普利特搜集全国各地发行的报纸,将报上刊载的相关评论文章全都浏览了一遍并按照“支持央行”和“批评央行”两种立场加以分类。
大多数文章没有鲜明的立场,在支持央行新规之后也谨慎的提出了一些担忧,这种四平八稳的观点当然是老成之见,也最能代表多数人的态度,可惜读起来实在乏味无趣,对罗兰的统计分析也没有多大用处。
立场鲜明的两派文章火药味十足,读起来也更有趣。其中对央行新规持乐观态度的文章作者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以扎哈尔为首的政府财政官僚和首都圈的银行家,这种文章参考价值不大,他们在报上发出的声音未必就是心声,更主要是表达政治站队的姿态,其中不乏浓墨重彩吹捧罗兰“高瞻远瞩”、“少年天才”的马屁文章。罗兰看得直起鸡皮疙瘩,实在受不了这帮贱人的肉麻调调。还有一类是真正有“干货”的工商从业者、经济观察家和独立学者,他们主要站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的角度看待央行新规,对央行收回私人铸币权、监管银行券以控制信贷泡沫的做法持肯定态度,就算提出批评意见也是有的放矢,值得罗兰深思。
至于反对派的文章,主要登载于首都之外各市镇发行的小报上,通篇为商业银行的诚信可靠大唱赞歌,为银行家的正当经营受到央行的蛮横打压、粗暴干涉而打抱不平,此外就别无干货。
这种文章显然出自抵制央行的地方金融集团授意,对这些无耻文人的言论罗兰付之一哂,根本没往心里去。
但是,也有极少数批评央行新规的文章出自那些真心信仰“自由市场”和“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学者。比如罗兰看到一篇水平最高的文章,指出国家垄断铸币权意味着正在孕育一个极度危险的倾向——过度迷信公权力而轻视货币自身的价值规律。这种倾向若不加以警惕,央行总有一天会按耐不住公权力所派生的疯狂冲动,彻底废除金银铸币的流通,代之以“中央银行券”。
那么问题来了——
“央行监管私人银行发行银行券,是因为不信任银行家的诚信,不相信每一张银行券背后都有实打实的金银储备担保,那么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就绝对可信吗?谁来监督中央银行发行的“小纸片”背后有没有充足的金银储备作为信用担保?”
第1080章 掌控金权【7】
“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就绝对可信吗?”
“谁来监督中央银行发行的“小纸片”背后有没有充足的金银储备作为信用担保?”
“假如上述问题无法解答,归根结底只能表明‘中央银行券’并不需要真实的金银储备作为担保,只需要国家公权力强制推行这种自身毫无价值可言的“纸币”进入流通领域。”
“央行行长批评私人银行家无法抵抗“点纸成金”的诱惑,不加监管必然会滥发银行券以骗取公众的财富,那么央行难道就能抵抗“点纸成金”的诱惑,就能在无人可以监管的情况下控制贪欲?私人银行家滥发银行券要遭受法律制裁,这没错,可是倘若中央银行滥发纸币,又有谁能调查和制裁这个掌控国家金融规则的崇高权力机构?”
最后,文章作者道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警告:
“当我们提防私人银行的贪婪之时,也要谨防中央银行伸手过来夺走你的钱袋。可悲之处在于,人们不信任一家私人银行可以选择将存款转移到另一家银行,倘若不信任中央银行……很抱歉,你别无选择。”
……
罗兰在金融街23号央行办公室看完这篇文章,不禁出了一头冷汗,坐在桌前久久无语。
安特隆更是被他那铁青的脸色吓了一跳,印象中从未见过罗兰的脸色如此难看。
过了许久,罗兰抬头对他说:“我想知道,这篇文章出自什么人之手。”
“我这就去查!”安特隆立刻拿出高等通信石联系约翰·普利特。五分钟后得到一则情报,“文章虽然没有署名,但是投稿信的邮戳表明此人居住在北海湾地区,而且很有可能身家丰厚,因为此人是以法术寄出投稿,能够承担得起高昂施法服务费用的经济学者并不多……”安特隆欲言又止。
“果然不出所料。”罗兰苦笑着拿起高等通信石,向北海联邦的女王陛下发出一则短信:“柳芭,我最近做过什么对不起你的事吗?为什么要在背后捅我一刀?”
几秒钟后,柳博芙发来通话请求,高等通信石中传来海精灵女王怯生生的声音:“对不起,那篇文章不是我发表的……”
“那就怪了,除了你,我想不出北海湾还有谁能写出水平这么高的文章,更何况文章中隐含的观念与你的思想一脉相承!”罗兰没好气地说。
“好吧,我得承认文章中的内容大部分是我在饭桌上闲聊时随口说的,本来以为说过就算了,没想到维塔那个鬼丫头偷偷记录下来,还匿名寄给报社……真的很抱歉,我本不该对她说这些的。”柳博芙既内疚又无奈。
“这也不能怪你,往后有不同意见我们可以当面交流,至于维塔……”罗兰回头看了
恋耽美
也最强烈。
远东的城市中产阶级多为工商业的高级雇员或者中小企业老板,他们经常与金融机构打交道,也能敏锐的预感到银行业游戏规则的变动将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意造成影响,至于对这种影响抱以什么态度,主要取决于是否存在相关利益。
接下来一连三天,罗兰通过约翰·普利特搜集全国各地发行的报纸,将报上刊载的相关评论文章全都浏览了一遍并按照“支持央行”和“批评央行”两种立场加以分类。
大多数文章没有鲜明的立场,在支持央行新规之后也谨慎的提出了一些担忧,这种四平八稳的观点当然是老成之见,也最能代表多数人的态度,可惜读起来实在乏味无趣,对罗兰的统计分析也没有多大用处。
立场鲜明的两派文章火药味十足,读起来也更有趣。其中对央行新规持乐观态度的文章作者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以扎哈尔为首的政府财政官僚和首都圈的银行家,这种文章参考价值不大,他们在报上发出的声音未必就是心声,更主要是表达政治站队的姿态,其中不乏浓墨重彩吹捧罗兰“高瞻远瞩”、“少年天才”的马屁文章。罗兰看得直起鸡皮疙瘩,实在受不了这帮贱人的肉麻调调。还有一类是真正有“干货”的工商从业者、经济观察家和独立学者,他们主要站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的角度看待央行新规,对央行收回私人铸币权、监管银行券以控制信贷泡沫的做法持肯定态度,就算提出批评意见也是有的放矢,值得罗兰深思。
至于反对派的文章,主要登载于首都之外各市镇发行的小报上,通篇为商业银行的诚信可靠大唱赞歌,为银行家的正当经营受到央行的蛮横打压、粗暴干涉而打抱不平,此外就别无干货。
这种文章显然出自抵制央行的地方金融集团授意,对这些无耻文人的言论罗兰付之一哂,根本没往心里去。
但是,也有极少数批评央行新规的文章出自那些真心信仰“自由市场”和“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学者。比如罗兰看到一篇水平最高的文章,指出国家垄断铸币权意味着正在孕育一个极度危险的倾向——过度迷信公权力而轻视货币自身的价值规律。这种倾向若不加以警惕,央行总有一天会按耐不住公权力所派生的疯狂冲动,彻底废除金银铸币的流通,代之以“中央银行券”。
那么问题来了——
“央行监管私人银行发行银行券,是因为不信任银行家的诚信,不相信每一张银行券背后都有实打实的金银储备担保,那么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就绝对可信吗?谁来监督中央银行发行的“小纸片”背后有没有充足的金银储备作为信用担保?”
第1080章 掌控金权【7】
“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就绝对可信吗?”
“谁来监督中央银行发行的“小纸片”背后有没有充足的金银储备作为信用担保?”
“假如上述问题无法解答,归根结底只能表明‘中央银行券’并不需要真实的金银储备作为担保,只需要国家公权力强制推行这种自身毫无价值可言的“纸币”进入流通领域。”
“央行行长批评私人银行家无法抵抗“点纸成金”的诱惑,不加监管必然会滥发银行券以骗取公众的财富,那么央行难道就能抵抗“点纸成金”的诱惑,就能在无人可以监管的情况下控制贪欲?私人银行家滥发银行券要遭受法律制裁,这没错,可是倘若中央银行滥发纸币,又有谁能调查和制裁这个掌控国家金融规则的崇高权力机构?”
最后,文章作者道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警告:
“当我们提防私人银行的贪婪之时,也要谨防中央银行伸手过来夺走你的钱袋。可悲之处在于,人们不信任一家私人银行可以选择将存款转移到另一家银行,倘若不信任中央银行……很抱歉,你别无选择。”
……
罗兰在金融街23号央行办公室看完这篇文章,不禁出了一头冷汗,坐在桌前久久无语。
安特隆更是被他那铁青的脸色吓了一跳,印象中从未见过罗兰的脸色如此难看。
过了许久,罗兰抬头对他说:“我想知道,这篇文章出自什么人之手。”
“我这就去查!”安特隆立刻拿出高等通信石联系约翰·普利特。五分钟后得到一则情报,“文章虽然没有署名,但是投稿信的邮戳表明此人居住在北海湾地区,而且很有可能身家丰厚,因为此人是以法术寄出投稿,能够承担得起高昂施法服务费用的经济学者并不多……”安特隆欲言又止。
“果然不出所料。”罗兰苦笑着拿起高等通信石,向北海联邦的女王陛下发出一则短信:“柳芭,我最近做过什么对不起你的事吗?为什么要在背后捅我一刀?”
几秒钟后,柳博芙发来通话请求,高等通信石中传来海精灵女王怯生生的声音:“对不起,那篇文章不是我发表的……”
“那就怪了,除了你,我想不出北海湾还有谁能写出水平这么高的文章,更何况文章中隐含的观念与你的思想一脉相承!”罗兰没好气地说。
“好吧,我得承认文章中的内容大部分是我在饭桌上闲聊时随口说的,本来以为说过就算了,没想到维塔那个鬼丫头偷偷记录下来,还匿名寄给报社……真的很抱歉,我本不该对她说这些的。”柳博芙既内疚又无奈。
“这也不能怪你,往后有不同意见我们可以当面交流,至于维塔……”罗兰回头看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