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第60章 古代的郎中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 作者:桅子花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 作者:桅子花
顾明兰眼一白:她这只是有点小病好了,又不是病得快死了,连拿个勺子的力气都没了。
怕惹得这个男火,毕竟今天一大早他受的罪也太多。而且一路过来,他都抱着她坐在腿上,虽然她不重,但这么远的路他的腿也被她坐麻了吧?
让他好好的喝上一碗面汤是她目前能做的事,顾明兰抬头扯了个淡淡的笑:“我能行,你也吃吧,这么迟了你肯定饿了。”
目知道她这是不愿意自己帮忙而说的客气话,但她能开口跟他说话,看来也算是个识礼人。朱正清闻言立即把手中的勺子递给她说:“那行,你慢点喝,等你喝完了我们再走,这医馆离这不算远,我们有大半天时间来得及。”
看着朱正清稀哩哗啦的喝起了面汤,顾明兰也慢慢的舀起面疙瘩汤放进嘴里,当面汤一进嘴,顿时一股热腾腾的汤暖和她的胃,她现这面疙瘩汤真的不错,不一会一碗汤全下了肚。当她现朱正清脸上的笑容时,红着脸极不自然的低下了头。
见她这副羞羞答答的模样,朱正清心头一跳随即眉头一拧,嘴角上挑着低头继续吃面。
吃了早点顾明兰被朱正清扶着往镇上最大的医馆同济堂走去,这是她本尊第一次来镇上,所以对镇上有些好奇。吃了面汤肚子里倒挺热呼的,感觉身上也有了劲,于是她没有再让朱正清扶着,而是慢慢的跟着他往前走。
大约是因为今日镇上是赶集日,一路走人来人往热门非凡。有孩子的嘻笑打趣声,有农人的卖买吆喝声,仿佛电视中的场面一样。
五幸镇算得上是一个大镇,下辖五村十屯,人口应该也比较多。
为了以后的生存,顾明兰想了解一下镇上的情况,于是她走得也慢了,看得也就仔细了一点。
经过观察她现这里的集市倒是真的很热闹,五幸镇的街道呈十字型,两条大街道贯穿东南西北。路面约莫两三丈宽,两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子,也有卖果子蔬菜的,有卖锅碗瓢盆的,也有卖自制各式农作物的,当然更少了不卖鸡蛋、家禽、卤味、点心、布料、农具的,还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摊子的后面是店面,一水儿的青砖瓦房,甚至还有二层小楼,各样幌子飘荡在空中,她甚至还现了几家酒楼与饭铺。
朱正清看她越走越慢于是问她:“是不是走不动了?要不我背你过去?同济堂在镇上最热闹的地方,离这里还有一段路。”
背她过去?
她又不是什么急诊病人,刚才她还吃了一满碗面疙瘩呢。
这青天白日,自己也不是真走不动,真要让一个男人背着,那她还不是齐涮涮的赚眼光?她不是韩剧中的灰姑娘,他也不是韩剧中的高帅富,受不了这种太过浪漫的事。
顾明兰仿佛看到赶集的人都把眼光朝到了她身上,于是赶紧说:“不用,我走得动。只是好久没来镇上了,想好好看看它有没有什么变化。”
“呵呵,这能有什么变化?镇还是那个镇,街还是那两条街,唯一有变化的也就是镇的头上,又有几家人造了新房子罢了。你要是想看,一会回来慢慢看,我怕去太迟了这郎中都出门出诊了。”没事就好,不过她还真是个孩子气,长久不来镇了都觉得好奇。
“嗯,我也不看了,看来看去没什么变化。我们走吧,别太迟了郎中都吃中饭了。”
当两人来到同济堂时,现医馆里的人还真不少。医馆很大,正面是药柜,一边排着不少的桌椅,每个桌椅前都有一位郎中,每位郎中前都有一位病人。
看了看庆生伯的师兄似乎不在,朱正清到柜台前立即报上了朱庆生的大名。不一会从柜台内走出一位小郎中把他们领进去一边的侧门,原来那里还有专家门诊:“师傅,这是朱家村三师叔的侄儿。”
老郎中五十来岁,面容精瘦,美须飘浮,他看了一眼朱正清问:“哪个不舒服?”
朱正清赶紧扶着顾明兰坐下说:“是我媳妇不舒服。”
老郎中‘嗯’了声后说:“稍等一下,我把这个看完后再给你看。”
先来后到这是应该的,就算是开后门那也得自觉。
等前一位病人被小郎中领走后,老郎中才让顾明兰坐在自己跟前的木凳上,又让她抬手放在脉枕上问:“这脉像不太畅,是不是跌摔过?”
老郎中的话一落,顾明兰觉得这古代的医生技术还真不赖,这一把脉还真的能把出她的病症来?
古代没有先进的医疗仪器,看病全靠问、闻、望、切。
朱正清是个古人,知道就医的规矩,于是一五一十一点也未瞒,就把事情从头到尾都说了个仔细。
当然,撞墙也成了意外,摔倒更是成不小心。
许久老郎中放下手,抬笔写了一张单子:“她脑子里的血块没化掉,还得多吃化血解於的药。不过脑子里的事,想要一时半会就好怕是不行了,这药先吃上半个月要是还没有精神你们再来。不过,今天这药中有天麻之类的益脑药,这药可不便宜,你们可带够了银子?”
昨天晚上朱老爹给了五百钱,朱正清知道这药不会太便宜,自己又悄悄拿来了二两银子,听到老郎中问起怕他介意自己没银子,药的份量下轻了立即说:“带了带了,伯伯你只管下药。要是实在不够,明天我再来取后几天的药。”
既然是自己师弟的子侄,老郎中倒也没为难:“这药一包怕是得要五六十个铜钱,半个月的总共少不得小一两银子,你要是不够先把药拿着,下回来了再送来。既然我师弟的子侄,我想你们倒也不会至于欠药帐不还。”
这时代医术大多数都是祖传,就算是求师而来的手艺,那也得在师傅身边最少学上十年以上的医术才会有所成就。朱庆生能拜这老郎中的父亲为师傅,自然品性也是不错的人,他介绍来的子侄,老郎中自然也相信朱正清了。
朱正清听了松了口气,小一两银子,他不用欠帐。等小医徒帮他们捡好药,付好银子,两人又吃了点东西,便在镇上置办一些东西。
两人下午才从镇上回到家,一进门现院子里有几个人。看到他们大包小包的拎回来,一个女人娇笑着打趣:“哎哟,正清哥,这嫂子是怎么了?这几日不见,怎么身子出了毛病了?”
校园港
恋耽美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 作者:桅子花
顾明兰眼一白:她这只是有点小病好了,又不是病得快死了,连拿个勺子的力气都没了。
怕惹得这个男火,毕竟今天一大早他受的罪也太多。而且一路过来,他都抱着她坐在腿上,虽然她不重,但这么远的路他的腿也被她坐麻了吧?
让他好好的喝上一碗面汤是她目前能做的事,顾明兰抬头扯了个淡淡的笑:“我能行,你也吃吧,这么迟了你肯定饿了。”
目知道她这是不愿意自己帮忙而说的客气话,但她能开口跟他说话,看来也算是个识礼人。朱正清闻言立即把手中的勺子递给她说:“那行,你慢点喝,等你喝完了我们再走,这医馆离这不算远,我们有大半天时间来得及。”
看着朱正清稀哩哗啦的喝起了面汤,顾明兰也慢慢的舀起面疙瘩汤放进嘴里,当面汤一进嘴,顿时一股热腾腾的汤暖和她的胃,她现这面疙瘩汤真的不错,不一会一碗汤全下了肚。当她现朱正清脸上的笑容时,红着脸极不自然的低下了头。
见她这副羞羞答答的模样,朱正清心头一跳随即眉头一拧,嘴角上挑着低头继续吃面。
吃了早点顾明兰被朱正清扶着往镇上最大的医馆同济堂走去,这是她本尊第一次来镇上,所以对镇上有些好奇。吃了面汤肚子里倒挺热呼的,感觉身上也有了劲,于是她没有再让朱正清扶着,而是慢慢的跟着他往前走。
大约是因为今日镇上是赶集日,一路走人来人往热门非凡。有孩子的嘻笑打趣声,有农人的卖买吆喝声,仿佛电视中的场面一样。
五幸镇算得上是一个大镇,下辖五村十屯,人口应该也比较多。
为了以后的生存,顾明兰想了解一下镇上的情况,于是她走得也慢了,看得也就仔细了一点。
经过观察她现这里的集市倒是真的很热闹,五幸镇的街道呈十字型,两条大街道贯穿东南西北。路面约莫两三丈宽,两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子,也有卖果子蔬菜的,有卖锅碗瓢盆的,也有卖自制各式农作物的,当然更少了不卖鸡蛋、家禽、卤味、点心、布料、农具的,还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摊子的后面是店面,一水儿的青砖瓦房,甚至还有二层小楼,各样幌子飘荡在空中,她甚至还现了几家酒楼与饭铺。
朱正清看她越走越慢于是问她:“是不是走不动了?要不我背你过去?同济堂在镇上最热闹的地方,离这里还有一段路。”
背她过去?
她又不是什么急诊病人,刚才她还吃了一满碗面疙瘩呢。
这青天白日,自己也不是真走不动,真要让一个男人背着,那她还不是齐涮涮的赚眼光?她不是韩剧中的灰姑娘,他也不是韩剧中的高帅富,受不了这种太过浪漫的事。
顾明兰仿佛看到赶集的人都把眼光朝到了她身上,于是赶紧说:“不用,我走得动。只是好久没来镇上了,想好好看看它有没有什么变化。”
“呵呵,这能有什么变化?镇还是那个镇,街还是那两条街,唯一有变化的也就是镇的头上,又有几家人造了新房子罢了。你要是想看,一会回来慢慢看,我怕去太迟了这郎中都出门出诊了。”没事就好,不过她还真是个孩子气,长久不来镇了都觉得好奇。
“嗯,我也不看了,看来看去没什么变化。我们走吧,别太迟了郎中都吃中饭了。”
当两人来到同济堂时,现医馆里的人还真不少。医馆很大,正面是药柜,一边排着不少的桌椅,每个桌椅前都有一位郎中,每位郎中前都有一位病人。
看了看庆生伯的师兄似乎不在,朱正清到柜台前立即报上了朱庆生的大名。不一会从柜台内走出一位小郎中把他们领进去一边的侧门,原来那里还有专家门诊:“师傅,这是朱家村三师叔的侄儿。”
老郎中五十来岁,面容精瘦,美须飘浮,他看了一眼朱正清问:“哪个不舒服?”
朱正清赶紧扶着顾明兰坐下说:“是我媳妇不舒服。”
老郎中‘嗯’了声后说:“稍等一下,我把这个看完后再给你看。”
先来后到这是应该的,就算是开后门那也得自觉。
等前一位病人被小郎中领走后,老郎中才让顾明兰坐在自己跟前的木凳上,又让她抬手放在脉枕上问:“这脉像不太畅,是不是跌摔过?”
老郎中的话一落,顾明兰觉得这古代的医生技术还真不赖,这一把脉还真的能把出她的病症来?
古代没有先进的医疗仪器,看病全靠问、闻、望、切。
朱正清是个古人,知道就医的规矩,于是一五一十一点也未瞒,就把事情从头到尾都说了个仔细。
当然,撞墙也成了意外,摔倒更是成不小心。
许久老郎中放下手,抬笔写了一张单子:“她脑子里的血块没化掉,还得多吃化血解於的药。不过脑子里的事,想要一时半会就好怕是不行了,这药先吃上半个月要是还没有精神你们再来。不过,今天这药中有天麻之类的益脑药,这药可不便宜,你们可带够了银子?”
昨天晚上朱老爹给了五百钱,朱正清知道这药不会太便宜,自己又悄悄拿来了二两银子,听到老郎中问起怕他介意自己没银子,药的份量下轻了立即说:“带了带了,伯伯你只管下药。要是实在不够,明天我再来取后几天的药。”
既然是自己师弟的子侄,老郎中倒也没为难:“这药一包怕是得要五六十个铜钱,半个月的总共少不得小一两银子,你要是不够先把药拿着,下回来了再送来。既然我师弟的子侄,我想你们倒也不会至于欠药帐不还。”
这时代医术大多数都是祖传,就算是求师而来的手艺,那也得在师傅身边最少学上十年以上的医术才会有所成就。朱庆生能拜这老郎中的父亲为师傅,自然品性也是不错的人,他介绍来的子侄,老郎中自然也相信朱正清了。
朱正清听了松了口气,小一两银子,他不用欠帐。等小医徒帮他们捡好药,付好银子,两人又吃了点东西,便在镇上置办一些东西。
两人下午才从镇上回到家,一进门现院子里有几个人。看到他们大包小包的拎回来,一个女人娇笑着打趣:“哎哟,正清哥,这嫂子是怎么了?这几日不见,怎么身子出了毛病了?”
校园港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