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回溯死亡 作者:紫界
岭,一个凌晨就起来上山砍柴的农户发现了他,就把他捡回去养着。
然后这农户给echo取了个小名,叫岁岁,想着是岁岁平安的意思。
那家农户姓余,之后echo的名字就叫余岁。
农户家里穷,而且农户家也有一个两岁大的儿子。有了亲生的自然不可能对余岁这个捡来的孩子太好,但也不是很差,至少能吃穿都能分出来一点给他。
后来过了几年,农户的家境好了一些,就攒钱买了一辆摩托车,改装成了三轮车,做起了拉人送客的行当。
当时那个年代,农村建设还不全面,乡村里没有建水泥路,都是泥巴路,是无数人走过而形成的泥巴路,一旦遇上下雨天就满地泥泞,人们想买点东西购置些物品之类的,得徒步走一两个小时的路程才能走到最近的镇子上。
为了方便,就有人开着这种摩托改装的三轮车送客,每天按照同一条线路来来回回的送,就跟现在的公交车一样。费用也便宜,几毛甚至几分钱的车费。当时的钱币面值不比现在,角元就已经很值钱了。
虽然慢慢的有钱了,但物价也跟着上涨了,农户的家里头说好也算不上好,他们只能供自己的亲生孩子读书,等余岁到了该念书的年纪,却是供不起了,因此余岁只能跟着养母下地种田,打打杂。
等余岁再大一点,大概十四岁左右吧,农户一家就商量着让他出去打工,赚到的钱好供他们亲生儿子继续升学。
余岁答应了,也出去打工了,还借打工需要登记等的缘由拿走了自己的户口本,但余岁出去后,除了头几个月有寄钱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也一直杳无音信。
农户一家直骂余岁没良心,养了这么多年养了一头白眼狼。
也不知道那个从学会走路起就开始帮忙洗碗、洗衣、打扫卫生,更大一点还要下地种田的人到底是谁。
要知道农户他们家亲生儿子可是从小到大一点活都没让干的。
也不能说是偏心吧,余岁也知道自己始终是个外人,人家肯将他捡回去给他一口饭吃就足够了,所以多年来也一直抱着报恩的心态任劳任怨,家里什么活只要他上手了就都是他干。
没让读书他也认了,就捡哥哥的旧书自己学,可是当他出去打工,每个月几乎全部的工资都要寄回去,想留一点前给自己吃饭都要被数落半天,说是“饭钱要这么多做什么?你天天吃馒头就够了。”
余岁那一刻心寒得不得了,突然就产生离开的想法了。
他也确实这么做了,假借工作的缘由拿走了自己的户口,然后彻底和农户一家断绝了关系,断绝关系前还把几乎所有的钱都寄回去,然后换了工作,彻底一穷二白。
不过断绝关系后,余岁那一刻感觉自己是自由的。
第127章 无声教室16┃却不是在现实世界里。
和农户一家断绝关系后, 余岁开始积极工作, 虽然他年纪小,没上过学, 文化程度不高,不过当时那个年代, 像他这样小小年纪就出去打工的人挺多的,招这种“童工”的单位也挺多, 尽管政府部门一再强调不许招收童工, 但很少有人把规定当一回事。
余岁进了一家工厂,他的工作很简单, 待在流水线上分拣货物。他的同事也有许多, 其中年轻的有,更多的是三四十岁的大爷大婶。
这份工作他做了许多年,从他十五岁起就在这里做工, 一直持续到二十岁,工作五年,原先住的是员工宿舍,后来攒了不少钱, 他就搬出去租房子住, 有钱了之后他就想念书,有文化有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自己报名了附近一家成人夜校。
每天白天工作,晚上去上课,每每凌晨一两点才睡觉, 学的就是初中高中的知识,还偶尔跑去附近的书城买成套的卷子来做。
尽管这段时间他相当辛苦,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时常面容憔悴、形同枯槁,但疲惫不堪的余岁却甘之如饴。而且他很聪明,也许是真的天赋异禀吧,在夜校学习了两年时间,他觉得差不多了,便报名参加了成人高考,并在高考后达到重点本科分数线。
1992年的本科学历是非常有价值的,那时候的大学生也很值钱,谁家出了个大学生都要吹一年,不像现在满地都是大学生,大学生便也成为了一种廉价劳动力。
虽然余岁自考到这个学历时年纪有点偏大,他当时虚岁23,但仍然有一些大学想要录取他,余岁便放弃了工作,想着去读大学。
那个时候的他是如此果断又具行动力,面对眼前可能出现的种种艰难险阻也毫不畏惧。掂量着自己还有一笔存款,再不济能尝试一下奖学金或者兼职,所以当即辞了工作揣着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离开了那个城市,去了首都,念的是经济贸易专业。
也是在那所大学里,余岁遇见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沐清芸,他们是一个班的同学。
不记得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的,反正当时他们关系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互相厌恶敌视的,他觉得这个女人野蛮专横,而沐清芸觉得他肤浅不懂礼貌。
再加上余岁在班级中年纪偏大,一般新生都是18岁左右成年的青年,最大也就二十岁。也有年纪偏小16、7岁的未成年,像余岁这样23岁的,基本上都读到大三、大四了。
余岁出生寒门,以前又忙着上班赚钱养活自己,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对实事新闻也不了解,跟这些年轻人没有任何共通点,自然也没有任何可以深入交流的
恋耽美
岭,一个凌晨就起来上山砍柴的农户发现了他,就把他捡回去养着。
然后这农户给echo取了个小名,叫岁岁,想着是岁岁平安的意思。
那家农户姓余,之后echo的名字就叫余岁。
农户家里穷,而且农户家也有一个两岁大的儿子。有了亲生的自然不可能对余岁这个捡来的孩子太好,但也不是很差,至少能吃穿都能分出来一点给他。
后来过了几年,农户的家境好了一些,就攒钱买了一辆摩托车,改装成了三轮车,做起了拉人送客的行当。
当时那个年代,农村建设还不全面,乡村里没有建水泥路,都是泥巴路,是无数人走过而形成的泥巴路,一旦遇上下雨天就满地泥泞,人们想买点东西购置些物品之类的,得徒步走一两个小时的路程才能走到最近的镇子上。
为了方便,就有人开着这种摩托改装的三轮车送客,每天按照同一条线路来来回回的送,就跟现在的公交车一样。费用也便宜,几毛甚至几分钱的车费。当时的钱币面值不比现在,角元就已经很值钱了。
虽然慢慢的有钱了,但物价也跟着上涨了,农户的家里头说好也算不上好,他们只能供自己的亲生孩子读书,等余岁到了该念书的年纪,却是供不起了,因此余岁只能跟着养母下地种田,打打杂。
等余岁再大一点,大概十四岁左右吧,农户一家就商量着让他出去打工,赚到的钱好供他们亲生儿子继续升学。
余岁答应了,也出去打工了,还借打工需要登记等的缘由拿走了自己的户口本,但余岁出去后,除了头几个月有寄钱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也一直杳无音信。
农户一家直骂余岁没良心,养了这么多年养了一头白眼狼。
也不知道那个从学会走路起就开始帮忙洗碗、洗衣、打扫卫生,更大一点还要下地种田的人到底是谁。
要知道农户他们家亲生儿子可是从小到大一点活都没让干的。
也不能说是偏心吧,余岁也知道自己始终是个外人,人家肯将他捡回去给他一口饭吃就足够了,所以多年来也一直抱着报恩的心态任劳任怨,家里什么活只要他上手了就都是他干。
没让读书他也认了,就捡哥哥的旧书自己学,可是当他出去打工,每个月几乎全部的工资都要寄回去,想留一点前给自己吃饭都要被数落半天,说是“饭钱要这么多做什么?你天天吃馒头就够了。”
余岁那一刻心寒得不得了,突然就产生离开的想法了。
他也确实这么做了,假借工作的缘由拿走了自己的户口,然后彻底和农户一家断绝了关系,断绝关系前还把几乎所有的钱都寄回去,然后换了工作,彻底一穷二白。
不过断绝关系后,余岁那一刻感觉自己是自由的。
第127章 无声教室16┃却不是在现实世界里。
和农户一家断绝关系后, 余岁开始积极工作, 虽然他年纪小,没上过学, 文化程度不高,不过当时那个年代, 像他这样小小年纪就出去打工的人挺多的,招这种“童工”的单位也挺多, 尽管政府部门一再强调不许招收童工, 但很少有人把规定当一回事。
余岁进了一家工厂,他的工作很简单, 待在流水线上分拣货物。他的同事也有许多, 其中年轻的有,更多的是三四十岁的大爷大婶。
这份工作他做了许多年,从他十五岁起就在这里做工, 一直持续到二十岁,工作五年,原先住的是员工宿舍,后来攒了不少钱, 他就搬出去租房子住, 有钱了之后他就想念书,有文化有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自己报名了附近一家成人夜校。
每天白天工作,晚上去上课,每每凌晨一两点才睡觉, 学的就是初中高中的知识,还偶尔跑去附近的书城买成套的卷子来做。
尽管这段时间他相当辛苦,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时常面容憔悴、形同枯槁,但疲惫不堪的余岁却甘之如饴。而且他很聪明,也许是真的天赋异禀吧,在夜校学习了两年时间,他觉得差不多了,便报名参加了成人高考,并在高考后达到重点本科分数线。
1992年的本科学历是非常有价值的,那时候的大学生也很值钱,谁家出了个大学生都要吹一年,不像现在满地都是大学生,大学生便也成为了一种廉价劳动力。
虽然余岁自考到这个学历时年纪有点偏大,他当时虚岁23,但仍然有一些大学想要录取他,余岁便放弃了工作,想着去读大学。
那个时候的他是如此果断又具行动力,面对眼前可能出现的种种艰难险阻也毫不畏惧。掂量着自己还有一笔存款,再不济能尝试一下奖学金或者兼职,所以当即辞了工作揣着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离开了那个城市,去了首都,念的是经济贸易专业。
也是在那所大学里,余岁遇见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沐清芸,他们是一个班的同学。
不记得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的,反正当时他们关系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互相厌恶敌视的,他觉得这个女人野蛮专横,而沐清芸觉得他肤浅不懂礼貌。
再加上余岁在班级中年纪偏大,一般新生都是18岁左右成年的青年,最大也就二十岁。也有年纪偏小16、7岁的未成年,像余岁这样23岁的,基本上都读到大三、大四了。
余岁出生寒门,以前又忙着上班赚钱养活自己,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对实事新闻也不了解,跟这些年轻人没有任何共通点,自然也没有任何可以深入交流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