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何升在心中反复思量起来,心中觉得这件事情实在是不太可能,“楚国会和我国联盟?”
“不知道何大人可曾听过一句话?”王莽眯眼问道。
何升拱手道:“还请大人直言,某自当记在心中。”
王莽沉吟道:“这话也是皇上的原话,我今日也是拾人牙慧‘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只要楚国能看到灭掉蜀国的机会,怎么可能会不出兵灭蜀?你想啊,如果蜀国正在南边看着我国和楚国杀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心中巴望不得两败俱伤之际,忽然楚国调转兵锋南下,强攻蜀国;而且就在这个时候,我朝的海军也一下出现在了番禺外边,这样蜀国要是还不灭亡,简直就是没有天理了。”
“嘶——”何升倒吸一口凉气,重新审视了一下眼前的王莽,忍不住摇头道:“先生实乃是有大才在身,何升心中佩服!”
王莽丝毫不加掩饰地说道:“这就是我心中所想的事情,等回到京城以后,我就会面见皇帝,然后讲这话禀告给皇帝。”
何升颔首道:“只怕皇上定然会赞同。”
“当然,我也会在皇帝面前说,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想出来的,还有何大人!”王莽大有深意的看着何升。
何升再一次拱手拜道:“这就多谢大人了,何升这里记在心中,将来一定会厚报。”
王莽微微颔首,迎着风看着海面上,何升拱了拱手,就退走了,就在何升刚刚推走的时候,王莽猛然转过头来,看着何升远去的背影,眸子中跳动着冷意和怨恨:“实在是一个厉害人物,那就看看你到底能影藏到什么时候……”
在这样以前,王莽自然是没有注意到何升的;他注意到何升的时候,是在蒙毅向着皇上推荐何升为使者的时候。
蒙毅何人?
堂堂工部尚书,也是大秦国最有油水的地方,但是却深得皇帝信任,也是秦王爷的老丈人,兄长乃是大秦镇国侯蒙恬,蒙氏一族可谓是大秦第一权贵。
那么再看看何升?一个赵国的降臣而已,而且名声还非常差,这样的一个人,凭什么就能得到工部尚书蒙毅的推荐?
这就非常值得考究了,王莽就深思过这个问题,但是得出结论以后,只是藏在心中,并没有说出去。
这一次出使,他和何珅近距离接触以后,对于何升此人,心中给出了四个字的评价:深如大海!
方才说的那些话,本来就是试探何升的;当然也是王莽心中真实的想法,毕竟何升这样的人物,要是想着用假话诓骗,只会自讨没趣。
战船在第二天正午的时候,回到了夷洲。
程咬金听说也后,气的呀呀怪叫,恨不得现在就领军宣战;王莽一方劝阻之下,这才平息了心中的怒火。
现在就贸然开战,对于秦国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好事情。
程咬金积极布置防御,防备着蜀国先下手,王莽和何升两人也踏上了规程。
这个时候,蜀国朝廷中也开始争端。
有人建议在这个时候率先向着秦国宣战,既然秦国人不给自己夷洲郡,那自己就出兵强攻夷洲郡,夷洲的富饶蜀国人也不是惦记一天两天了。
其中以周亚夫武将为代表,所有的人想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出兵占领夷洲郡,秦国现在面领楚国的压力,就算是知道夷洲郡丢了,估计也疼不出手来,只有暗中吃了这一个哑巴亏。
但是同样也有不赞同的,不日说李渊、李靖、韩世忠等人,就是不赞同这件事情,任务就算是想要攻取夷洲郡,至少也要等到秦国和楚国开战以后,两国战争进入到了焦灼状态的时候,然后发兵攻取夷洲郡。
夷洲本身就是海外的岛屿,秦国那个时候正在和楚国在陆地上争霸血战,注意力自然就不会落在这边。
两相对比之下,自然是后者更加好;李世民拍案决定采用后一种办法,等到秦国和楚国两边厮杀到了白炽化的时候,自己出兵偷袭夷洲半岛,绝对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夷洲郡这一块肥肉。
蜀国朝廷上的决定落下以后,王莽等人也回到了京城,想着皇帝禀告消息。
扶苏本来是不想见何升的,因为何升政治属性破百,一见到马上就要报表,不过现在也已经到了不得已的时候。
好在秦国这边还有一位同样四维破百的人物,扶苏一直压着几年时间都没有见,这人正是那以为统帅超高的宗泽!
宗泽是秦国当年灭赵之战中,李克用爆表出来的,而且非常幸运就是扶苏这边的人才。
当初就是镇守在山城的禁军武将,其中武力值100点,统帅值也是达到了103点!
宗泽在正史上,是南宋名声显赫的统帅,金人称之为宗爷爷的便是。
可见宗泽领军作战之强!
对于这样的人才,扶苏倒不是有意避而不见,霍人城那边虽然在陈庆之的带领下,全部归顺了大秦,但是数年时间以来,还经常有小规模的叛乱,宗泽就留在霍人城哪里领军平乱,现在时局稳定,宗泽也已经回到了京城。
扶苏这边就算着时间,等着何升爆表了以后,就去召见宗泽。
这日朝会,扶苏和众多大臣继续商议了一下征伐晋国这一战的准备以后,有把一些事情讨论了一下,给了一个大致的标准,朝会太监就高声喊道:
“奉圣谕!召见出使蜀国使臣王莽、何生两人!”
大殿外边,早就已经等候多时的王莽和何升两人走进大殿门口,就匍匐在地上。
看到这个样子,文武百官也就知道事情没有办成了。
扶苏高声道:“说说看,为什么不成?在这看来,这件事情是十拿九稳的,王莽、何生,朕倒是相信你们的本事,难不成是你们故意把差事办砸了?”
“臣等不敢!实乃是有苦衷,还请皇上准许臣辩白。”王莽叩首道。
扶苏指了一下王莽,道:“跪倒前头来,也说给诸位大臣们听听。”
“不知道何大人可曾听过一句话?”王莽眯眼问道。
何升拱手道:“还请大人直言,某自当记在心中。”
王莽沉吟道:“这话也是皇上的原话,我今日也是拾人牙慧‘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只要楚国能看到灭掉蜀国的机会,怎么可能会不出兵灭蜀?你想啊,如果蜀国正在南边看着我国和楚国杀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心中巴望不得两败俱伤之际,忽然楚国调转兵锋南下,强攻蜀国;而且就在这个时候,我朝的海军也一下出现在了番禺外边,这样蜀国要是还不灭亡,简直就是没有天理了。”
“嘶——”何升倒吸一口凉气,重新审视了一下眼前的王莽,忍不住摇头道:“先生实乃是有大才在身,何升心中佩服!”
王莽丝毫不加掩饰地说道:“这就是我心中所想的事情,等回到京城以后,我就会面见皇帝,然后讲这话禀告给皇帝。”
何升颔首道:“只怕皇上定然会赞同。”
“当然,我也会在皇帝面前说,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想出来的,还有何大人!”王莽大有深意的看着何升。
何升再一次拱手拜道:“这就多谢大人了,何升这里记在心中,将来一定会厚报。”
王莽微微颔首,迎着风看着海面上,何升拱了拱手,就退走了,就在何升刚刚推走的时候,王莽猛然转过头来,看着何升远去的背影,眸子中跳动着冷意和怨恨:“实在是一个厉害人物,那就看看你到底能影藏到什么时候……”
在这样以前,王莽自然是没有注意到何升的;他注意到何升的时候,是在蒙毅向着皇上推荐何升为使者的时候。
蒙毅何人?
堂堂工部尚书,也是大秦国最有油水的地方,但是却深得皇帝信任,也是秦王爷的老丈人,兄长乃是大秦镇国侯蒙恬,蒙氏一族可谓是大秦第一权贵。
那么再看看何升?一个赵国的降臣而已,而且名声还非常差,这样的一个人,凭什么就能得到工部尚书蒙毅的推荐?
这就非常值得考究了,王莽就深思过这个问题,但是得出结论以后,只是藏在心中,并没有说出去。
这一次出使,他和何珅近距离接触以后,对于何升此人,心中给出了四个字的评价:深如大海!
方才说的那些话,本来就是试探何升的;当然也是王莽心中真实的想法,毕竟何升这样的人物,要是想着用假话诓骗,只会自讨没趣。
战船在第二天正午的时候,回到了夷洲。
程咬金听说也后,气的呀呀怪叫,恨不得现在就领军宣战;王莽一方劝阻之下,这才平息了心中的怒火。
现在就贸然开战,对于秦国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好事情。
程咬金积极布置防御,防备着蜀国先下手,王莽和何升两人也踏上了规程。
这个时候,蜀国朝廷中也开始争端。
有人建议在这个时候率先向着秦国宣战,既然秦国人不给自己夷洲郡,那自己就出兵强攻夷洲郡,夷洲的富饶蜀国人也不是惦记一天两天了。
其中以周亚夫武将为代表,所有的人想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出兵占领夷洲郡,秦国现在面领楚国的压力,就算是知道夷洲郡丢了,估计也疼不出手来,只有暗中吃了这一个哑巴亏。
但是同样也有不赞同的,不日说李渊、李靖、韩世忠等人,就是不赞同这件事情,任务就算是想要攻取夷洲郡,至少也要等到秦国和楚国开战以后,两国战争进入到了焦灼状态的时候,然后发兵攻取夷洲郡。
夷洲本身就是海外的岛屿,秦国那个时候正在和楚国在陆地上争霸血战,注意力自然就不会落在这边。
两相对比之下,自然是后者更加好;李世民拍案决定采用后一种办法,等到秦国和楚国两边厮杀到了白炽化的时候,自己出兵偷袭夷洲半岛,绝对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夷洲郡这一块肥肉。
蜀国朝廷上的决定落下以后,王莽等人也回到了京城,想着皇帝禀告消息。
扶苏本来是不想见何升的,因为何升政治属性破百,一见到马上就要报表,不过现在也已经到了不得已的时候。
好在秦国这边还有一位同样四维破百的人物,扶苏一直压着几年时间都没有见,这人正是那以为统帅超高的宗泽!
宗泽是秦国当年灭赵之战中,李克用爆表出来的,而且非常幸运就是扶苏这边的人才。
当初就是镇守在山城的禁军武将,其中武力值100点,统帅值也是达到了103点!
宗泽在正史上,是南宋名声显赫的统帅,金人称之为宗爷爷的便是。
可见宗泽领军作战之强!
对于这样的人才,扶苏倒不是有意避而不见,霍人城那边虽然在陈庆之的带领下,全部归顺了大秦,但是数年时间以来,还经常有小规模的叛乱,宗泽就留在霍人城哪里领军平乱,现在时局稳定,宗泽也已经回到了京城。
扶苏这边就算着时间,等着何升爆表了以后,就去召见宗泽。
这日朝会,扶苏和众多大臣继续商议了一下征伐晋国这一战的准备以后,有把一些事情讨论了一下,给了一个大致的标准,朝会太监就高声喊道:
“奉圣谕!召见出使蜀国使臣王莽、何生两人!”
大殿外边,早就已经等候多时的王莽和何升两人走进大殿门口,就匍匐在地上。
看到这个样子,文武百官也就知道事情没有办成了。
扶苏高声道:“说说看,为什么不成?在这看来,这件事情是十拿九稳的,王莽、何生,朕倒是相信你们的本事,难不成是你们故意把差事办砸了?”
“臣等不敢!实乃是有苦衷,还请皇上准许臣辩白。”王莽叩首道。
扶苏指了一下王莽,道:“跪倒前头来,也说给诸位大臣们听听。”